雌鲵每年7~8月间产卵 ,卵产于岩石洞内,每尾产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抚育任务就交给了雄鲵。雄鲵把身体曲成半圆状,将卵围住,以免被水冲走或遭受敌害,直至2~3周后孵化出幼鲵,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雄鲵才肯离去。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中国大鲵在形态结构上具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保留了很多在进化过程中的痕迹。中国大鲵骨骼系统中的原始特征包括犁骨齿列的“ω”状圆弧形,保留相当完整的麦氏软骨,脊椎骨属双凹形,荐椎分化尚不明显,肩带和腰带多软骨,髂骨与荐肋连接位置不固定,且通过软骨相连,这决定了其后肢对身体的支持作用仍很有限。中国大鲵的附肢骨也表现出这种过渡类型的原始性,如其后肢的体位更加类似于鱼类,后肢向后伸展,且在趾间有蹼,适应在水中游动,四肢在水中的使用多于在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