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宠物产业白皮书》显示,在中国城市家庭中,宠物猫狗的数量超过5000万只。 同时,养狗等不文明行为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扰。 一是通过养宠物寻找情感寄托,二是因养狗引发的纠纷频发。 人类宠物如何才能和谐共处?
新法频频出台,
只为一条狗
“下班回家等电梯时,看到主人前面有一只小狗从电梯里出来,本能地往后退了两步,谁知身后还跟着一只大狗,我不敢。” “不退。大狗的尾巴扫过我的膝盖,我一下子愣住了。” 回想起2月8日等电梯时的情景,家住南京市莲花新城佳园社区的宝宝仍心有余悸。
随着城市中宠物狗数量和种类的增多,狗与人之间这种不愉快的“邂逅”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近年来,狂犬病一直位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人数的前列。
面对越来越多的养犬纠纷,我省多地出台或实施了饲养宠物管理的规定或措施。 今年1月1日,《常州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1月18日,《扬州市城市养狗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第八次会议通过了《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和《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饲养宠物特别是犬只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
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四级研究员高晨发现,群众对“带狗出门”等几类不文明养狗行为反应最强烈。不用拴在皮带上的房子”。 《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二十二条单独列出“文明养犬”,并提出禁止带狗外出未拴狗绳、带狗外出不清理粪便。立即将狗屎、狗叫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并将狗带出家门。 有乘电梯不采取避让措施、禁养强犬、大型犬等一系列硬性规定。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徐玲表示,针对养狗扰民、影响环境卫生、养狗伤人等纠纷最为普遍的情况,“常州《养犬管理条例》明确了相关主体的管理职责和强制免疫制度、区域养犬管理制度、养犬登记制度、养犬行为规范、养犬进入场所规定、涉犬经营活动规定、非法养犬等处罚规定
措施落地,
实际难度不小
2月8日,家住南京市江宁区的许思琪在小区踩到了一堆狗屎。 看到自己过年刚买的鞋子脏了,她很生气。 《南京市养犬条例》规定,养犬污染环境或者养犬人未及时清除犬只粪便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按照市容环境管理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卫生管理法律法规。
狗粪不清理、外出不拴绳、违规饲养大型犬……对于养犬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尽管有立法支持,但执法人员依然承认是头痛”。
“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和宣传,小区禁养的狗不多,但还是有一些大型犬。” 只是如何界定“大型犬”,让南通市犬类管理所民警王斌苦恼。 《南通市区禁养大型犬标准及烈性犬名录》规定了大型犬标准和42种禁养烈性犬名录。 成年身高超过60厘米或身长超过80厘米的犬种为大型犬。 但是,如果仅凭数字执法,居民显然难以接受。 “61公分是大型犬,59公分不是大型犬?” “狗是从小养的,我怎么知道这只狗能长多大?”……类似的抱怨,王斌听过不少。
南京市新街口派出所长京楼责任区民警徐传华也有类似的无奈。 “规定必须遵守,我们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劝阻,执法成本相当高。” 徐传华说,仅南京市玄武区的登记犬只就达到了2.8万多只。 宠物狗数量多,分布广,这是不可能的。 确保每次出现不文明行为时都有执法人员在场。 即使警察到了现场,如果劝阻无效,也只能依法将狗主人传唤到派出所,有时还需要派出所增援警力。 对于未拴绳养犬、带犬进入禁入场所等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一般处以20元罚款。
规范文明,
专注于“美味”
“现在越来越难找到遛狗的地方了。” 南京市建邺区居民方怀玉看着家里的泰迪,微微叹了口气。 过去,允许狗进入的南京滨江公园和鱼嘴湿地公园的门上都有“禁止狗进入”的标志。
点点体积小,方怀玉还是可以带着它在街上、小区里转。 家住南京市鼓楼区的丁大吉养着一只中大型犬拉布拉多,只能在街上人烟稀少的半夜外出遛狗。 “没办法,虽然我家狗的皮带只有1米长,狗很乖,但还是有孩子路过,吓得大哭起来。”
养不养狗是个人的选择,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宠物数量的不断增加,养狗不再是一件小事,而是成为城市管理者必答的问题。
市民在养狗的过程中也要考虑他人的利益。 当大型犬从老人或儿童身边经过时,会对某些人群产生什么影响? 应该采取什么步骤来防止意外后果? 高晨认为,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妥善处理,体现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度”,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 “要实现文明养犬,一方面需要市民提高文明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严格约束。”
在南京,每月的十一是“文明养犬宣传日”。 广场展示展板、社区走访、直播互动……近年来,为宣传养犬证、遛狗牵绳等合法文明养犬知识、常态化防疫,宣武区举办系列活动。 南京市公安局宣武分局治安大队民警葛志国告诉记者,这也为养狗人和不养狗人提供了交流的空间。
在江苏金协和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常轩看来,推进文明养犬,必须把单纯的执法问题转化为管理问题,从刚性约束到精准服务,让城市更加文明。 “比如设置遛狗专用场所,发放宠物垃圾收集袋等,为守规矩的人提供鼓励和便利,降低文明行为的成本,也是实现良好社会治理的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