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是,近年来爱狗人士从开始的占尽道德优势到变为“弱势群体”,从一般群众到主流媒体,似乎对爱狗人士激烈而又有些出格的爱狗方式多多少少报以围观的态度。但我觉得这一态度值得商榷。
我以为,传统、习俗并不能作为食狗的充足理由,因为传统的并不代表就是文明的。落后野蛮的不良习俗是需要改良的。狗曾位列六畜之首,是因为农耕时期荤食匮乏之故。但到封建社会后期,实际上并不提倡吃狗肉了,因为狗毕竟是通人性的动物。我们见牛之觳觫而生怜悯之心,如何能对狗磨刀霍霍?
一些国际组织在2013年就开始玉林狗肉节。这几个星期以来,国际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运动,反对玉林狗肉节。这也引发了中国一些网民的强烈反应,他们批评外国人指手画脚,甚至反唇相讥:“让我们都来感恩节吃火鸡的习惯!”但人微言轻,毕竟在世界上反对吃狗肉的声音仍然占了大多数。因此,坚持吃狗肉的习俗往往会增加国外一些不明者对我们的误解,甚至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靶子,给中外交流增添一些麻烦。
另外,人类不吃伴侣动物以及智商较高的动物也确是文明发展的正常趋势,我们不能以传统为由坚持落后的习俗。什么样的传统需要呵护,什么样的传统应该摒弃,应以有度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进行。
比如同是有吃狗肉传统的国家,韩国在解决冲突时的手段比我们高明些。韩国相关机构会提醒狗肉店主,不要为了表达自己的合法性而过激地用狗、贩卖狗肉的行为去刺激人士。而一些规定还提醒吃狗肉的组织和人士,必须在现有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合法的。这次玉林狗肉节,警方持械巡逻,禁止当街屠狗,这也是一种进步:既是一种温和的促改手段,也表明了主流社会的一种态度,不文明的习俗得不到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