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尚未分离出褐蛛或小提琴蛛毒液中可导致特征性坏死的全序列组分。多形核白细胞的浸润在坏死病变的局部脉管炎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主要作用,但其机制仍尚未完全阐明。
症状,体征和诊断
黑寡妇蛛咬伤通常引起针刺样剧痛,随后患肢出现钝痛,有时木痛,同时腹部或肩,背,出现痉挛痛和某种程度的强直。伴随的症状包括烦躁,焦虑,出汗,头痛,眩晕,上睑下垂,眼皮水肿,皮疹和瘙痒,呼吸窘迫,恶心,呕吐,流涎,体虚无力以及受伤部位皮肤温度升高。重症病例通常可有血压和脑脊液压力升高。
宠物网报道,褐蛛或小提琴蛛咬伤可立即引起烧灼感或轻微疼痛,也可无痛,然而在30~60分钟内可出现局部疼痛。被咬部位可出现红斑和瘀斑及瘙痒,也可发生全身瘙痒。伤口部位形成水泡,其周围为不规则的瘀斑或枪靶样病变,类似牛眼;中央的水泡逐渐变大,其内充满血液,然后破裂形成溃疡,其上形成一层焦痂,最后焦痂脱落留下一组织缺损,可能深达肌肉。疼痛可能很剧烈并累及整个受伤区域。可出现的全身症状和体征有:恶心和呕吐,不适,畏寒,出汗,溶血,血小板减少及肾功能衰竭等。死亡病例罕见,美国尚未见死亡报告。
要想尽办法捕捉到并鉴定侵犯的毒蛛,在腹部标有红色或橘沙漏样标记者可认定为黑寡妇蛛;头有小提琴样标记者可认定为褐蛛或小提琴蛛。若病人不肯定为毒蛛咬伤,则应考虑别的诊断。
跳蚤,臭虫,蜱,螨和咬人蝇等咬伤(详见下文)常易误认为毒蛛咬伤,某些节肢动物物咬伤可引起大泡病变,破裂后形成溃疡,很像小提琴蛛和某些其他毒蛛所致的咬伤。过去归因于褐蛛或小提琴蛛的坏死性或坏疽性蛛咬伤,特别是在无这种蜘蛛的地区的蛛咬伤,实际上并非由褐蛛或小提琴蛛所致,而可能由别的蜘蛛所致,或很可能由其他节肢动物——锥鼻科中的蝽(猎蝽,轮状蝽)所致,在加利福尼亚及邻近的州则由皮革钝缘蜱(Ornithodoroscoriaceus)所致。某些所谓的褐蛛或小提琴蛛咬伤实际上是表皮坏死溶解症,慢性游走性红斑,结节红斑,孢子丝菌病,慢性单纯疱疹或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的误诊。
治疗
在伤口上放一小冰块以减轻疼痛。16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患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和有严重中毒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均应住院治疗。对症治疗无效时,应静脉滴注1小瓶(6000u)黑寡妇毒蛛抗毒素,加入10~50ml生理盐水,经皮试后在3~15分钟内滴注完毕。儿童需辅助呼吸,咬伤后12小时内应经常监护生命体征。老年有急性高血压者应给予治疗。
对肌痛和痉挛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给数次,每次间歇4小时。用弛缓剂,特别是美索巴莫(methocarbamol)静脉注射,有时可奏效;地西泮10mg口服每日3次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剂或热水浴有缓解作用。
对褐蛛或小提琴蛛咬伤,在伤口处临时敷冰可减轻疼痛(冰块应包起来以免皮肤冻伤)。若咬伤部位是肢体,则应抬高肢体直至愈合。连续应用冷包(直至咬伤处愈合)有助于减轻疼痛。
口服氨苯砜100mg/d直至炎症消退,因为该药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并且G6PD缺陷可加剧上述并发症,故在使用氨苯砜前应作G6PD试验和全血计数;并且应连续监测血细胞计数。高压氧治疗仅使少数病人获得某些临床改善。
溃疡性病变应每天清洗,必要时应清创。睡时可敷以多粘菌素-新霉素软膏。大多数咬伤仅需局部治疗。若需作外科切除,应推迟到坏死区界限完全清楚后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