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一个由口腔经食道、胃、肠的消化系统,它们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都是在体内完成的,而有一种称之为雨虫的寄生线虫的消化,则是在“体外”进行的。 雨虫的幼虫有一条非常狭小的食道,其柔嫩而没有肌肉支撑的食道实在难以将食物吸进去,倒是它的食管周围的组织能产生消化液,并以渗透的方式进入食管内,再由食管输送到体表。由体表的一些特殊小管分泌出一种酶,当食管输送消化液到体表时,这种酶与消化液汇合,于是,雨虫幼虫便用表皮上的消化液直接吸收寄主的组织,在身体外面完成消化工作,并通过血液把消化吸收的营养输送到全身。 既然雨虫是体外消化,那么它们的肠子又派什么用场呢?原来,食物进入血液后只有一部分用于长身体,其余大部分则不像通常那样由肠子转入血液,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从血液转入肠道。在雨虫的肠子里填充着一些特殊的细胞,食物变成了蛋白质和脂肪颗粒在这里储存下来。雨虫的成虫不吃不喝,而是靠这些“库存”的养分来实现性成熟,进而繁衍后代、生儿育女。 须腕动物也有体外消化的“爱好”,它的头端长着螺旋状的触手,这些触手可结合成管状或旋管状,须腕动物就将自身安置在自己营造的这个长管子里。它们捕捉到猎物后,将其带入这个管子里,而此时此刻由触手结成的密网就成须腕动物的临时胃,触手基部分泌的消化酶足以使食物化解为养分而被触手自行吸收。这一奇特的体外消化方式是大自然的又一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