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宠物告别很难
1.宠物的离世意味着主人身份的丧失
尤其对于那些把宠物当成孩子的主人来讲,告别会更加困难。宠物的离开不光带走了他们主人的身份,更是带走了他们作为父亲/母亲的身份。在双重身份的丧失之后,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家庭角色,互相冲突的需求和积累的压力很有可能超出主人的应对能力。
2.感觉与失去亲人一样
所以很多时候,宠物的离开带给主人们的痛苦,甚至不亚于亲朋好友去世所带来的痛苦。失去了宠物的感觉就和失去了亲人的感觉一样,要真正做到告别的困难可想而知。
3.意味着一段亲密关系结束
在宠物离开之后,这种亲密关系被强行结束了。如果主人身边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系统的话,他/她就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伙伴、失去了可以全身心信赖的对象。主人生活中类似“重要他人”位置的“重要宠物”位置空缺,没有任何人、事、物能够代替这之间的亲密关系位置。
4.主人的被抛弃感
这种被抛弃的感受可能起源于童年阶段不安全的依恋关系。所以在遇到宠物离开这种应激事件后,原有的情绪就会被激发出来,带给主人们不安全感和失控感,原有的稳定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了。
人们往往会体验到自身的感受是被忽略的,宠物离开了,似乎意味着宠物不在乎他们了;或者这个世界和原来不一样了,不再熟悉,也就不再安全了。
宠物离开会带来怎样的悲伤?
什么是悲伤?
悲伤的五个阶段
对于宠物离世的主人来说,情绪状态可能会是这样:
有人觉得不接受现实很可笑,但实际上,这种下意识的否认是一种自我保护,这样的认知为主人们接受宠物的离开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心理缓冲时间。
通常他们的怒火会冲向亲人、兽医或者主人,“你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它的异常”,或者“明明是一样的情况,为什么是我的宠物不在了!这不公平,凭什么他们的宠物还活得好好的”;有时候这种愤怒也会发泄向主人自己,表现出来的就是自责,“如果我多关注它的情况,就不会出现这种事了”。
这些想法不是毫无用处,它们或是自我设定了一个期限、或是需要完成一项承诺,如此,为主人延续了足够的接受现实的时间。
这时候,主人不再为逝去的生命无限惋惜,而是理解了离世不是不好的事情,死亡是所有生命无法逃避的终点。
能够成功到达接受期的主人们,会把和宠物相处的点点滴滴牢记于心,很多主人都会有这样的信念,只要这份记忆还在,自家的宠物就不算是真正离开。
深陷入情绪的主人们不得不承认,也许是因为不能接受,也许是因为舍不得,无论是什么原因,在这种情绪下和自己的宠物好好告别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告别都有可能是做不到的。
如何与宠物告别
太突然的事实让主人们很难和自己的宝贝好好告别,心中总是会留下太多遗憾。
和宠物告别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但主人只有在好好告别之后才能释然。
希望在了解了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之后,亲朋好友就能够理解主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然后提供支持,陪伴他们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而主人们也能够开始理解自己的情绪,摆脱无尽悲伤的漩涡,渐渐释然,慢慢把悲伤转化为思念,一边心中挂念着自己的宝贝们,一边继续好好地生活。
毕竟已经回到宠物星球上的宝贝们,也希望自己留给主人的是快乐,而不是悲伤。
无论怎样,和宠物在一起的日子都会刻在主人们的心底,永远珍贵,永远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