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养殖河鲀效益显著,但其越冬问题却一直困绕着广大养殖户。河鲀越冬是指池塘养殖的大规格河鲀鱼种或未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安全越冬。现将养殖河鲀室内越冬技术介绍给养殖户: 一、检修和消毒设施 多数育苗室在春、夏季育苗工作结束后就一直闲置。河鲀越冬前,应首先检查设施是否完好,如水泵、阀门及进、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水池有无漏水,门窗、玻璃及屋顶能否密闭,尽量提高越冬温室的保温性能。然后对整个进水系统用每立方米30克的漂白粉化水消毒。2天后将漂白粉溶液放掉,冲洗后注水,为河鲀越冬作准备。 二、准备工作 河鲀入越冬池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会加大管理费用,过晚河鲀易冻伤,且拉网操作及运输都不方便。根据经验,一般水温降至15℃~17℃时便可将河鲀拉网起捕入池。河鲀有自残习性,因而入池时应按规格分选、分养。各越冬池的河鲀规格应尽量整齐。河鲀室内放养密度因越冬条件、鱼体大小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别,换水条件好、设备配套的水池,每立方米可放养河鲀5公斤~7公斤。 三、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 河鲀入池后,水温在15℃~17℃时仍有摄食能力,应定时投喂。进池初期先诱食,使河鲀形成定点摄食的习惯。投喂湿的颗粒饵料,现做现喂,日投喂量为河鲀体重的0.5%~3%,每天投喂1次~2次。水温在12℃以下时,河鲀食量明显下降。水温在10℃时,河鲀基本不再摄食,这时要停止投饵。投饵时应尽量使河鲀吃好,投饵结束后要及时捞出残饵,以防水质恶化。可在饵料中加入少量维生素E和C,预防其患营养性疾病。 2.水质管理 在高密度越冬时,必须保持良好的水质,最好是用消毒处理过的水。水温适宜,河鲀尚能摄食,需要投饵,池塘一般应全部换水,且要连续充气;水温较低,河鲀停止摄食,换水量可减少到池水的10%~30%,间断性充气,每次充气30分钟,停气30分钟。每天晚上应加强充气,防止因停气缺氧而死鱼。池中的粪便、残饵及水表被膜、污物要及时清理,防止污染水质。 3.鱼病防治 河鲀室内越冬密度大,容易发生疾病。鱼种入池前要进行药浴,清除体表寄生虫,防止受伤个体感染细菌或水霉菌。在越冬期间应以预防为主,一般每隔10天~15天,用抗菌素类药物进行体表消毒;亦可每隔15天~20天连续投喂含抗菌素的药饵3天,对其进行体内消毒。对已患病的鱼要及时捞出,隔离治疗,以防鱼病蔓延。 4.水温控制 在河鲀越冬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水温的变化和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前应做好充分准备,保证升温设备能及时运转。当室内水温低于12℃时,要采取升温措施,提高水温至14℃左右,并控制恒定。 5.倒池换水 换水可以降低水中的代谢废物和病菌数量,使水环境得到改善。倒池可以周期性地对鱼池进行彻底消毒、杀灭池中的有害生物和寄生虫,改善池水环境,减少鱼病的发生,提高越冬成活率。一般1个月倒池1次,对越冬池彻底消毒。倒池最好是使用邻池,可减少劳动强度,用虹吸法将上层池水吸至消毒好的池子。一般每天吸污1次~2次,将粪便、残饵等污物吸到池外,减少水体污染。同时每周换水或补水1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1/4。 四、降低成本 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降低热能消耗 可利用余热、电厂冷却水、地热水等资源,减少养殖单位的热能投入;加强保温措施,减少越冬池的散热,控制越冬水温在14℃左右。 2.降低电能用量 冬季水池中溶氧为每升6毫克,河鲀在溶氧量为每升3毫克时,仍能正常摄食和游动,无缺氧征兆。因此,可通过监控测定溶解氧,调整充气和停气的时间比例,节约电能。河鲀在室内越冬可以采取充氧1小时,停气3小时的间断充气。 3.降低海水和盐卤用量 河鲀适盐范围在20以下。在鱼种适应越冬环境后,可每次降低盐度5左右,并结合换水,逐渐改用淡水,这样可降低海水和盐卤的用量,延长倒池换水周期。 4.提高成活率 越冬期内,每月应进行1次药物预防处理,加强鱼病防治,发现病鱼应及时捞出隔离治疗。在温度、盐度、水质和溶氧等方面,创造适应河鲀越冬的环境,减少其发病或死亡。 河鲀室内越冬不受地域、气候条件约束,是南北方皆宜的越冬方法。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电厂冷却水、工厂余热、山洞、隧道等进行河鲀越冬,可达到规模化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