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鸽队伍组建之后,竞争即在养和训的领域里展开。那句形象的话确实形象:战斗在雏鸽啄壳时就开始了! 既然豪华棚经常打不过阳台棚甚至肥皂箱棚;既然酷训的战术有时失手于基本不在赛前上路的“懒汉”战略;既然工薪阶层们津津乐道身价百万的名棚名血后代,常常臣服于台鸽天落鸟和杀鸡笼保姆鸽的“犬子”,我们在人为战略与自然制手法的十字路口上迷惘了!好象坊间规律:喇叭口状裤脚流行之后,一定是“鸡腿”型窄口裤脚拉风一样,崇尚“自然制”的潜意识和业内对此公开的倡导,又再度抬头。这自然制的养训手法,不好拿捏。 最近,在中国信鸽信息网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争论话题:巢盆里的雏鸽,是否应当端出来晒太阳。看似搞笑的一个小小的轻松话题,实际包含很深刻很宽泛的内涵。主晒派认为: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还兼有为雏鸽补钙的效果,早早端出来见见“世面”,还可以锻炼雏鸽的自立能力,反晒派则认为:雏鸽的眼睛没有发育好,在强烈的日光照耀下,会损伤它们的视觉,成鸽总是找相对阴暗的地方营巢繁育幼鸽,说明避光生长是鸽子的本能,不能认为破坏鸽子的习性,有意思的是,反晒派提供了相对多的实践数据和现象,有的说,将雏鸽放在太阳底下,它们会本能地往阴暗的地方爬动,似乎在躲避强光;有的讲,我将小鸽子晒了一个小时,巢盆里都是水,放回巢格后,晒过的雏鸽明显比没有晒的个头小,出巢时也追不上;还有的数据更细致:某年将足环号码为单数的都拿来晒,双数的不晒,后来比赛结果,晒过的成绩没有不晒的成绩好,之后就不再晒了等等。逐渐,反对晾晒的意见看上去略占上风,表现在主张晒的一方只是理论上的推测,而反对晒的一方却有实践性的数据在支撑。最后,将近200条意见摆在那里,没有压倒性的结论,似乎谁也没有说服谁。 试着给两种意见做一个分析评判。 信鸽的幼鸟为晚成鸟,像家雀、喜鹊和猛禽的雏鸟一样,出壳时是个“肉蛋”,全身光裸,没有羽毛,紧闭双眼,没有活动能力,完全靠双亲哺育;而我们司空见惯的家禽如鸡、鸭、鹅以及鹌鹑、仙鹤、鸵鸟等的幼雏,是早成鸟,出壳后就有绒毛,有视力,毛干以后很快有活动能力,可以在成鸟的带领下自行觅食。这是一种自然选择,凡筑巢隐蔽安全,或亲鸟有卫雏能力的,多为晚成鸟。而水禽或地栖类鸟,多为早成鸟,以水面上的游动或地面上的迅速跑动躲避天敌的侵害。即使这样,自然界中早成鸟类卵和幼雏的死亡率比晚成鸟都要高得多,所以早成鸟的产卵数目也多。这样看来,信鸽继承了其野生状态的隐蔽就巢孵化习性,要求在遮蔽、安全、光线昏暗的条件下,筑巢产卵抚育后代。同理,信鸽的幼崽也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适应和习惯于在黑暗环境中发育成长。这个习惯的顽固性稳固性大概相当于它们在巢中10多天大的时候,会主动向一切可疑的对象发起攻击,也相当于它们在巢中排泄时,喜欢将粪便扔出很远以及它们的爪极为尖利,能够抓住附近的一切物体很少从巢中掉出来,即使主人将它们从巢中拿出来欣赏时也同时将草圈带了出来一样,似乎永远也不会改变也不想改变了,以上就叫做自然习性,顺应它就是顺其自然。就在中国信鸽信息网的讨论过程中,也有网友指出,野生状态下的鸽子,和在农村房屋黑暗山墙孔洞及屋梁隐蔽处营巢繁殖的散养家鸽,其自行繁育的后代,比人工照料下鸽子哺育的幼崽强壮得多。真正在悬崖峭壁岩洞中生活的野生鸽,其幼雏在出飞之前是根本见不到太阳的,凭借亲鸽的辛勤哺喂,凭借亲鸽本能的自然营养及矿物质搭配供给,野生鸽的后代生长发育情况很好。 人工建筑的高规格巢房,未必符合鸽子的意愿和要求。放着宽敞明亮的巢房不用,配对的种鸽,经常自己选择鸽舍中的墙角地面旮旯筑巢产蛋,有的还极其隐蔽,让我们发现后十分地难管理照料,真的是哭笑不得。原产澳大利亚的虎皮鹦鹉(娇凤),被人工饲养久矣,但其在隐蔽树洞中产卵繁殖的习性顽固地保持着,我们必须给它提供上下两层的木箱,上下层之间仅留一个很小的孔洞,供亲鸟钻进钻出,下层几乎是完全黑暗的,它们才放心产卵繁殖。条件不具备,决不妥协凑合。没有人能预料到什么世纪虎皮鹦鹉的这种繁殖习性才会有所改变。实际上,我们提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