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涛 训练是竞翔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近一、二十年来,我们总结了诸如“训练”、“四向训练”、“扇形训练”、“二黑训练”……很多好的方法,并且在各自相应的历史时期对整体竞翔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最近,随着赛事重点的转移(从以比速度为包装、幌子,实际是比距程的超远程赛事,向真正比速度的中、短程赛事转移),“强化训练”的作法比较流行。笔者对此作过一段时间浅层次的思考、实验,在今春的比赛中有些许体会与“结果”,今“一拢子”兜出来,有关于训练的,有关于其他的,全无章法,姑且“混为一谈”。 先谈目前较为流行的强化训练,顾名思义即高强度的训练:初一兴起先是百八十公里隔三岔五一趟,较之过去那种“俺不太怎么训”的局面,让咱一下子尝到了甜头,按照我们“既然大家都在‘训’,我怎么也得更进一步”的习惯思维,训程很快地、控制不住地逐渐加大,甚至直捣比赛地,频率也发展成后来的每天一、二、三、……n趟,想训你还没条件哩﹗据笔者了解这种“酷训”的思路,某种程度上受鸽友的启发与影响,只不过一经我们“加温”便更上层楼罢了。众所周知翔界由于巨额的奖金鼓励,使其养、训等管理环节的水平、技巧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无人可忘其项背的。聪明的鸽友为了使高额的奖金分配更趋合理(不致于一次侥幸取胜而囊括),加之最长处仅300多公里的“地皮儿”,开创了不同于国际“单关”惯例的、有格淘汰制多关赛,这是独一无二的(德国也有多关鸽王,但非“有格”淘汰;美国近来也在搞多关赛,但仅是个别现象)。继之因操持“网业”者多,无奈而衍生出“海翔”,因此“有格”、“下水”均不失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之科学举动。此番话并无取悦同胞之意,主旨在于探讨在多关赛形式下形成的“强化训练”这种方法。既然提到,“跑题”的说一句,笔者有幸于《赛鸽天地》2001年第一期发表《鸽事琐谈》拙文后,于5月30日,蒙居的国际五大洲信鸽联盟理事长李作填先生“飞鸿”赐教,在此以谢给予道中前辈。继之而来的感受是:今日之《赛鸽天地》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震撼力之强足可见一斑。言归正传,首先应当肯定,在高额奖金鼓励下鸽友多年摸索出来的这种“强化训练”的思路,绝对是符合多关赛制的。正是因为符合才能提出下面的问题:多关赛的实质是比什么?或者说把鸽子训到什么程度才能在再三、再四、再五…的连续比赛中最终获胜(强化训练的目的)?答案是:在各关内都在有格分速(一般在600—800米/分)内归巢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快。用我们习惯于飞单关的眼光来看,六、七百米?那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但对于连续几关、十几关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在每年有千羽以上的单关总冠军“隐姓埋名”(根本不值一提的),而在每一关都并不很快但最终捱到“残X羽”之流除了给主人赢得丰厚的奖金外,本身也成为功劳鸽、抢手货;随着和翔界交流的深入,近三、五年来我们各地也陆续的举办了一些各种形式的多关赛,有经验的鸽友总是派多次复放的“老油条”上阵,效果还不错哩!不褒不贬地说,多关赛是一种以比速度为掩盖的,实际是比稳定性的比赛形式。再换一种说法,目前在我们流行的或“正准备”流行的、本应该专用于多关赛的、高频率、大距程的强化训练方式,能够使鸽子较有保证的在既定时间的“公差范围”内归巢,但在速度上决不会有出人意料的表现的(除非遇到异常天候),多次重复在几达比赛地点上训赛,使鸽子对这种距离的兴奋性磨没了,或说训疲了,早已是家常便饭,又怎么还会狼吞虎咽。 大、中城市里,随着“阿森”、“罗斯”一类中短程品系的迅速普及,单从血统上,谁也不可能会再比别人有明显的速度优势,君不见正常天气情况下,在300、500公里比赛上再也没有包揽1——n名一类的“梦幻联队”了(不相信?有两种可能,一、您水平实在太高,二、您所在的鸽会水平实在太低),就以笔者所在的、仅有1700会员的济南市为例,一遇好天,报满名次也就是1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