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常识--养鱼如何识饥饱 鱼的健康与食物的供应紧密相连,良好的饲料管理能直接影响到鱼类的产量。持续的半饥半饱状态或长期缺乏食物会导致鱼体消瘦,削弱其抵抗力,最终可能导致生长停滞甚至死亡。据统计显示,一旦鲤鱼进入极度饥饿状态,它们在12天内体重可以减少17.2%,而38天后即丧失吃食能力,最终走向死亡。此外,我所知的一位同事曾将几斤鲫鱼放在抽水马桶中养护,但仅22天后就只剩下一副骨架;我参与过一个渔场设计项目,在竣工后施工队员将45公斤鲫鱼放入200多平方米的小水沟,却一年底时只有30多公斤,并且规格几乎未有显著变化,这些都清楚地展现了由于缺乏食物,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对鱼类带来的严重后果。
要正确判断是否为过度饮食或不足,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投喂时间:正常情况下,投入后的3小时内完成食用是理想的情况。如果在2小时内就已经吃完,则表明投喂数量不足,还有一部分未能享受到足够的营养,因此需适量增加次日投喂。而如果到了4个小时仍未见到完全消化的情形,同时发现所有魚類已离开饭点,那么意味着它们已经充分满足,不必再增加额外食品。
观察生长趋势:春季和夏季期间,当水温逐渐升高并伴随着小魚開始進入觅食階段时,他们会逐渐开始进食。在这个阶段,每周或每月初末之间观察投喂计划,如果每天相同但到了最后一刻即被全部清空,则说明他们增长迅速,应适当增添。
水面活动情况:通常来说,如果魚群没有疾病,它们在水面上频繁游动往往是一个信号表明它们感到餓。反之,即使已經吃得很足,也会潜藏於水底。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年幼魚苗在這種狀態會進行狂躍,有時稱為“跑馬病”,這是一個嚴重餓肚症状,而不及时补给则可能導致大量死亡。
对于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花、白鲢等,可以通过观察浮游生物浓度来判断是否饥饿。当浮游生物稀少时,要采取施肥措施促进其生长;而当浮游生物过多导致水质浑浊时,则需采取换水调节方法稀释浓度,或使用药剂处理以避免产生有害藻 bloom,从而防止死伤。
为了预防过度饮馨和过度挨饿,我们应该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按计划)、定量(适量)、定位(均匀分布)和定质(保持质量)。有些人在忙碌的时候忘记了照顾宠物,而有些人却集中所有餌料供给狭小区域,使得某些貽羹無法獲得平衡飲食能源。而有的養殖者則忽视了糧草保存與質素問題,对霉變後直接將之提供給魚類。此外,有些人無論何時何地都隨意撒點,這樣既浪費資金,又可能導致貽羹受損。我們應該學會識別貽羹對於營養需求,以便做出適當調整,以確保他們獲得恰當且均衡的飲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