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介绍一下自来水中对鱼类有害的一些主要成分和去除方法。首先,自来水中的氯气需要通过静置2—3天或燥晒1天的方式去除。如果急用,可按每100千克水加入0.63克大苏打,即硫代酸钠即可立刻使用。此外,还有一种名为氯胺的成分,这也是养好鱼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有些地区的水质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可溶有机物,如果这时水厂直接加入氯气,就可以与这些有机物结合形成一些致癌物质,对产生危害。因此,水公司在水中同时加入氯气和氨气,这两种物质可以结合成一种新的物质叫氯胺,而氯胺不与水中的有机物结合,所以当除掉水中的氯气后,剩下的还是在水中的氨。这需要一个良好的氮循环,可以利用生物过滤来去除(在这里要提醒刚买新缸的朋友,为什么许多朋友在换新缸时很容易死许多鱼,就是因为,新缸中的生物分解过滤没有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亚硝酸盐浓度会越来越高,以至会杀死你的爱鱼。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沸石片去掉亚硝酸盐)。
其次,要注意的是PH值7代表的是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为酸性。如果想增加PH值,可以使用碳酸氢钠(小苏打),如果想降低PH值,则可以使用磷酸二hydrogen钠。但是,每天调节PH值的度不要超过0.5,因为对于鱼来说,这相当于水里的酸或碱增加了50倍……最后提一下:不断地为池塘充氧也能起到稳定PH值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点重要的是适当的人数管理。你可能会问这和水质有什么关系?答案是当然有的,而且关系非常大!鱼类越多排出的废物越多,污染、疾病、死亡随之而来……基本原则是平均10升的小池塘里养着总长度不超过5.5厘米长的小型鱼类(注意:体长标准是在从鼻子到身体末端距离,不包括尾巴)。
最后,我们还要了解一下“五”个方面:
氮循环过程涉及到了化学变化。当你把鱼放入池塘,它们就会排出亚硝酸盐等废弃产品到池塘里,其中就包括了毒性的亚硝酸盐。而且,一旦这些微生物群落建立起来,他们将继续转化这些废弃产品直到它们被完全清除。
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虽然这些微生物能够处理亚硝酸盐,但它们实际上只是将它转化成了另一种名为硝态-nitrogen 的形式,而这个形式同样具有毒性。
最终目标应该是在某个水平上维持足够低水平以避免对健康造成影响,并确保通过适当频繁更换部分池塘内所有材料以保持整体系统健康。
如果你的生物过滤器尚未建立,你可能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调整你的环境,以防止损失更多生命。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通常采用以下步骤:
对高浓度环境进行快速减少
在过滤器内部添加吸附剂,如沸石片
添加益生菌以促进快速生态平衡
整个由最初生成并累积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就被称作“nitrogen cycle”。要使一个新的隔离区域达到良好的状态所需时间约为2—3周左右。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隔离区域没有形成必要微生物群落,并且遇到了问题,你需要迅速行动进行处理。你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对应急情况替换一部分环境液体
在过滤器内部添加吸附剂,如沸石片
加入益生菌以促进快速恢复
以上就是如何安全地处理不同类型污染的问题,以及如何保持我们的隔离区域处于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