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狗狗如何驯服其不容置疑的扑咬本能?
在面对陌生人时,它们往往毫无畏惧,甚至会主动发出警告声或攻击。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在训练初期(幼犬阶段),我们需要模拟一种“追逐”场景来激发它们的攻性。这可以通过将幼犬带到一个专门的训练区域,让它注意并跟随助教员,然后装出害怕的样子逃跑,这样幼犬就会因为保护欲而狂叫甚至进攻。就在这时,助教员应该及时给予指令,并奖励那些表现出的积极行为。
其次,可以借助多头犬群来进行集体吠叫和攻击训练,这与上述方法相同。
接下来是正式的训练阶段(当犬达到10个月大后),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集体游戏:培养主动进攻能力。这包括让一系列狗狗站在一排或圆圈中,而助教员则戴着护手套逗引他们。通常会进行2至3次逗引,如果犬只表现出了高强度攻击,就允许它们一次扑向目标,再进行1至2次结束。
放绳远距离扑咬能力培养:首先,助教员从远处逗引,让狗狗追上去,然后在一定距离内放开绳子,让它们自由行动。当犬只能够顺利地扑向目标并完成攻击任务时,我们就成功了。
复杂环境下的扑交能力培养:实战演习,如驱散小群动物。在这样的环境下,具有较好素质且凶猛性的犬只能够展示出良好的实战技能。
幼犬凶猛性的培养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它们胆量和攻击力,为以后的更复杂任务打下基础,同时也要求它们对“注意”和“袭击”的口令有条件反射。在正确指导下,即使是被动防御型的小狗也能变得更加勇敢、凶猛。
遗憾的是,不同品种间对于凶猛性的基因差异很大,但由于可塑性较强,小孩的大部分行为都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得到改善。如果做得恰当,那么即便是比较温顺的小朋友,也能成为令人敬佩的一位充满活力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