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养与密养: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不同种类的鱼,如鲢、鳙、草鱼、团头鲂等,生活在水体的不同层次中。将这些不同的鱼种混养在同一池塘中,不仅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还能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从而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改善生产条件。此外,将同一种类但规格不同的鱼进行混养,可以同时生产食用鱼和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大规格鱼种所需的池塘。
轮捕轮放:通过一次性放入大量魚種,然后在一个时期后分批捕获成熟并达到商品规格的魚,再适当补充新魚種,以保持池塘水体始终适宜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日常管理: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一项主要措施。良好的水色(如豆绿或茶褐)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表明池中的浮游植物以隐藻、硅藻为优质种群,这意味着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在维持良好水色的过程中,要适时施肥和注入新水,以及排出旧水。饵料包括多样化,如草本植物、小麦粉和藻类等,并要注意投饵时间、数量和地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
综合经营:中国常结合其他农业活动进行综合经营,比如家畜、家禽饲养、蚕桑业以及菜园耕作等,以利用自然资源并节约能源,同时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
池塘養殖技術要點:
淡水魚類養殖基本概念
根據養殖魚類對溫度要求分為溫帶淡水魚類與熱帶淡水魚類
根據養殖條件分為靜態與流動環境
內容提及了混合與密集飼育、大規模運營、高產模式介紹,並且包含了經驗總結
高產放養模式:
80:20高產放養技術
準備完善後將比重均匀的大規模小型胃口廣泛吸收颗粒餌食性(如鯉)的個體及滤食性(如鰱)的個體平均分布於整個泔坑。
持續維護適當透氣率並保持一個不會引起應激反應的情況。
收獲時主推品質優秀且大小均勻達到上市規格之主推品質占比約80%;配推品質占比約20%;從每亩泔坑可獲得之總重量不超過167公斤至400公斤取決於是否有增氧設備使用情況。
魚種擺佈密度:
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在首次實行80:20高產放養技術的地方,每亩泔坑收獲後主推品質之重量限制如下a(167公斤)、b(267公斤)、c(400公斤)
泥灸管理法則:
經常巡視觀察豐潢動態 每天早、中晚巡視觀察豐潢動態及其吃食狀況
定期除草去污維持清潔環境
掌握適當流量維持適宜程度
透過季節變化調整投餌計畫以避免病害發生
管理全年需要糧食與肥料預算並進行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