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的外形特点是什么(鹦鹉有什么特点)

鹦鹉有什么特点嘴是勾状的,咬合力比老鹰大,但还是被捕食动物。两个脚趾在前,两个脚趾在后,和普通鸟类不一样,是攀禽。凤头鹦鹉被称为“长着狮牙的绵羊”鹦鹉科(psittacidae)鹦鹉亚科(psittacinae)约18种热带美洲鸟类。色彩最豔丽的大型鹦鹉。尾极长在本科为仅有,镰刀状的大喙只有凤头鹦鹉堪与比拟。以水果为食,食量大,有力的喙可将坚果捣开,用钝舌吸出果肉。面部无羽毛,兴奋时可变为红色。两性外貌相似。可饲为玩赏动物,但需笼室宽大以便飞翔,又需要可供咀嚼的东西。自幼饲养则能与其他鹦鹉很好相处,但会鵮其他动物和陌生人。少数寿命达65岁。有些种类可学会用柔和的声音模仿说话。红蓝麦鷎(ara macao,琉璃金刚鹦鹉)是最著名的笼养种类,产自墨西哥到巴西南部;体长约90公分(36吋),体羽鲜红色,翅蓝黄相间,尾蓝红相间,面白色。紫蓝麦鷎(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身长与红蓝鷎相近但体较粗壮,深蓝色,眼圈和喙基;分布於巴西亚马逊河以南地区;有时营巢于河岸的洞穴中。 葵花凤头鹦鹉的外形特征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重815-975克,寿命80年。 具发达冠羽,能活动。体羽主要为白色。头顶有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可达到14厘米长,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葵花凤头鹦鹉雌雄同色,无法从羽色鉴别雌雄。雄鸟虹膜为黑色,雌鸟为褐色。翅膀和尾巴内侧面是浅淡,鸟喙和脚是黑色或暗灰色。葵花鹦鹉的羽冠颜色随产地不同而不同,共有4个亚种,区别在于身体的尺寸和鸟喙的大小不同,其中三种是白眼圈,而葵花凤头鹦鹉菲茨罗伊河亚种是蓝色的眼。 特点是嘴粗厚而强壮,上嘴向下钩曲,两侧的边缘有缺刻,基部具蜡膜。上嘴与头骨的连接犹如绞链一样,能活动自如。嘴的基部具有蜡膜,舌多肉质而柔软,具一个角质的匙状端。翅形稍尖,腿短健,脚上有四趾,前后各有两趾,称为对趾型,爪尖锐而弯曲,适于攀树。小葵花凤头鹦鹉与大、中葵花凤头鹦鹉的区别如下:1、葵花鹦鹉体长35厘米,寿命50年。该凤头鹦鹉是一个以白色羽毛为主的中型鹦鹉,头顶有可以伸缩的黄冠,眼周有裸露的蓝色或白皮肤,耳羽,喉部的羽毛,脸颊浸润浅。脚灰色,鸟喙黑色,两性相似。幼鸟与友鸟一样有着深黑褐色的虹膜,在一岁内的幼鸟较难辨别性别,雌鸟的虹膜则明显的呈红棕色。小葵花鹦鹉的羽冠颜色随产地不同而不同,有的几乎是白色的,而松巴岛的葵花鹦鹉羽冠几乎是橘。华丽的羽冠,使它们成为鹦鹉中很特别的一族,小葵花凤头鹦鹉的羽冠展开时呈扇形,在不打开冠羽时,冠羽会在脑后形成一个微翘的“辫子”。2、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重815-975克,寿命80年。体羽主要为白色,葵花鹦鹉羽毛雪白漂亮,头顶有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可达到14厘米长,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葵花凤头鹦鹉的羽毛雌雄同色,无法从羽色鉴别雌雄。雄鸟虹膜为黑色,雌鸟为褐色。翅膀和尾巴内侧面是浅淡,鸟喙和脚是黑色或暗灰色。葵花鹦鹉的羽冠颜色随产地不同而不同,有四个亚种,区别在于身体的尺寸和鸟喙的大小不同,其中三种是白眼圈,而葵花凤头鹦鹉菲茨罗伊河亚种是蓝色的眼。小葵花凤头鹦鹉与大、中葵花凤头鹦鹉的区别如下:1、葵花鹦鹉体长35厘米,寿命50年。该凤头鹦鹉是一个以白色羽毛为主的中型鹦鹉,头顶有可以伸缩的黄冠,眼周有裸露的蓝色或白皮肤,耳羽,喉部的羽毛,脸颊浸润浅。脚灰色,鸟喙黑色,两性相似。幼鸟与友鸟一样有着深黑褐色的虹膜,在一岁内的幼鸟较难辨别性别,雌鸟的虹膜则明显的呈红棕色。小葵花鹦鹉的羽冠颜色随产地不同而不同,有的几乎是白色的,而松巴岛的葵花鹦鹉羽冠几乎是橘。华丽的羽冠,使它们成为鹦鹉中很特别的一族,小葵花凤头鹦鹉的羽冠展开时呈扇形,在不打开冠羽时,冠羽会在脑后形成一个微翘的“辫子”。2、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重815-975克,寿命80年。体羽主要为白色,葵花鹦鹉羽毛雪白漂亮,头顶有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可达到14厘米长,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葵花凤头鹦鹉的羽毛雌雄同色,无法从羽色鉴别雌雄。雄鸟虹膜为黑色,雌鸟为褐色。翅膀和尾巴内侧面是浅淡,鸟喙和脚是黑色或暗灰色。葵花鹦鹉的羽冠颜色随产地不同而不同,有四个亚种,区别在于身体的尺寸和鸟喙的大小不同,其中三种是白眼圈,而葵花凤头鹦鹉菲茨罗伊河亚种是蓝色的眼。小葵花凤头鹦鹉与大、中葵花凤头鹦鹉的区别如下:1、葵花鹦鹉体长35厘米,寿命50年。该凤头鹦鹉是一个以白色羽毛为主的中型鹦鹉,头顶有可以伸缩的黄冠,眼周有裸露的蓝色或白皮肤,耳羽,喉部的羽毛,脸颊浸润浅。脚灰色,鸟喙黑色,两性相似。幼鸟与友鸟一样有着深黑褐色的虹膜,在一岁内的幼鸟较难辨别性别,雌鸟的虹膜则明显的呈红棕色。小葵花鹦鹉的羽冠颜色随产地不同而不同,有的几乎是白色的,而松巴岛的葵花鹦鹉羽冠几乎是橘。华丽的羽冠,使它们成为鹦鹉中很特别的一族,小葵花凤头鹦鹉的羽冠展开时呈扇形,在不打开冠羽时,冠羽会在脑后形成一个微翘的“辫子”。2、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重815-975克,寿命80年。体羽主要为白色,葵花鹦鹉羽毛雪白漂亮,头顶有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可达到14厘米长,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葵花凤头鹦鹉的羽毛雌雄同色,无法从羽色鉴别雌雄。雄鸟虹膜为黑色,雌鸟为褐色。翅膀和尾巴内侧面是浅淡,鸟喙和脚是黑色或暗灰色。葵花鹦鹉的羽冠颜色随产地不同而不同,有四个亚种,区别在于身体的尺寸和鸟喙的大小不同,其中三种是白眼圈,而葵花凤头鹦鹉菲茨罗伊河亚种是蓝色的眼。鹦鹉的样子?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鹦鹉的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鹦鹉主要是热带,带森林中羽色鲜艳的食果鸟类。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身长可达100厘米,最小的是蓝冠短尾鹦鹉 ,身长仅有12厘米,这些鹦鹉携带巢材的方式很特别,不是用那弯而有力的喙,而是将巢材塞进很短的尾羽中,同类的其他的情侣鹦鹉,也是用这种方式携材筑巢的。扩展资料;鹦鹉的生活习性1、大多数鹦鹉主食树上或者地面上的植物果实、种子、坚果、浆果、嫩芽嫩枝等,兼食少量昆虫。吸蜜鹦鹉类则主食花粉、花蜜及柔软多汁的果实。当行走于坚固的树干上时,则把嘴的尖部插入树中平衡身体,以加快运动速度;吃食时,常用其中一足充当”手”握着食物,将食物塞入口中。2、鹦鹉有很强的互动性,能非常好地与人类交流。能与饲养者形成默契的沟通,与人和睦相处。3、人工饲养的鹦鹉性情温顺,不怕人、耐粗饲、喜觅食,合群性强。只要有比较适宜的饲养场所和条件,它们在采食、繁殖及成群生活等方面的和睦性都很好,所以,鹦鹉适宜结对饲养,也适合群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鹦鹉换句话说,同一个鸟属的鹦鹉具有几乎一样的形态、特征,以金刚鹦鹉为例,他们的属名都是Macaw,一般人对金刚鹦鹉的印象就是超大型鹦鹉,约有一公尺长,多数的金刚鹦鹉确实如此,然而红肩金刚鹦鹉的身长却仅30公分,也就是说金刚鹦鹉与鹦鹉最大的差异特征并不是以大小做区分,而是这一鸟属的鹦鹉其脸部有一区域没有长羽毛,我们称之为裸皮,所以当你看到一只鹦鹉其脸部有裸皮,那它就是属于金刚鹦鹉。鹦鹉的命名与中译在同一个鸟属之下,会因为羽色、细部特征而再细分而所谓的鸟种(species),简单的说,鸟种就是在鸟属之前再加上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或区分这鸟种的特殊点,在鸟属之前加上形容用语,如此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名称。我们再以金刚鹦鹉为例,同样具有裸皮特征的金刚鹦鹉会再细分如:蓝黄金刚(Blue and Yellow Macaw),由蓝色与组成的羽色,红肩金刚(Red-shouldered Macaw),肩部具有红色区域,蓝紫金刚(Hyacinth Macaw),蓝紫色的羽毛,如此一来,对于鹦鹉之命名就清晰多了。接着是中文译名部分,这在每个领域都是个大问题,因为没有统一名称,多家翻译的结果,再加上”俗名”的问题,因此常常有人争论的面红耳赤,最后才发现原来彼此说的是同一种鹦鹉,希望也藉此机会能有个正名运动,彼此意见交流,待大家达成共识,就不会再有混淆的情事发生。笔者倾向由英文直接翻译,尽量不要再使用俗名,如此名称上会比较单纯而且可与国际接轨。以下列出一些我们日常常见的鹦鹉,以鸟属区分及其译名:1.Macaw:金刚鹦鹉,简称金刚。2.Amazon:亚马逊鹦鹉,简称亚马逊,也有人称作帽科。3.African Grey Parrot:非洲灰鹦鹉,简称灰鹦。4.Cockatoo:巴丹鹦鹉,也有人称作巴旦鹦鹉。5.Eclectus Parrot:折衷鹦鹉。6.Lory,Lorikeet:吸蜜鹦鹉,简称吸蜜。7.Conure:锥尾鹦鹉,如太阳锥尾(Sun Conure),俗称金太阳。8.Parakeet:长尾鹦鹉,漂亮的长尾为其特色。9.Cockatiel:鸡尾鹦鹉,俗称玄凤、太阳鸟、卡妹。10.Loveburd:爱情鸟,俗称小鹦、牡丹。11.Budgerigar:虎皮鹦鹉,俗称阿苏儿。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