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体内致病原因及控制对策

鱼体内致病原因及控制对策 一、鱼体内条件致病菌种类 鱼类细菌性疾病是造成水产业严重损失的重要疾病,为此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多项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大多数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这类细菌可长期潜伏在鱼体内并不引起疾病,但当环境突变或受污染、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则可迅速导致疾病发生或流行。据有关调查,正常鱼体内条件致病菌经初步鉴定,它们归属于8个菌属,其中气单胞菌属占59.1%,不动杆菌占13.3%、黄杆菌占10.8%、肠球菌占1.2%、克雷伯氏菌占1.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引起鱼、鳖细菌性疾病的实例均有报道。而嗜水气单胞菌不仅是我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出血性败血病的主要病原菌,同时也是中华鳖、牛蛙、三角帆蚌等水生经济动物的重要致病菌。以上引证足以说明:气单胞菌为正常鱼体内主要存在菌和条件致病菌,应予以足够重视。二、致病原因1、从微生态学角度讲,鱼类气单胞菌感染的发生是鱼、细菌和生态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常态下,三者处于动态平衡,单胞菌不呈致病作用。当生态环境突变(如水温升高、有机质浓度增加)或受到污染时,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处于“静态”的条件致病菌被“激活”,迅速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等致病因子,此为致病之外因。2、在饲养池中高密度饲养的各种鱼类,与在河湖海洋等自然水体中生活的鱼类所承受的环境压力是不同的,前者所受到的应激性刺激要显著地高于后者。正是由于养殖鱼类频繁地遭受各种应激因子的刺激,才导致了饲养鱼类免疫力下降,对各种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此为致病之内因。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导致鱼病的暴发与流行,国内诸多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三、发病特点及应注意问题 从鱼类的感染类型来分析,单纯感染、原发染较少。正常鱼体内分离出多种条件致病菌且共生于同一鱼体,这一事实说明水体中存在有利于它们生长繁殖的共同条件,因此在致病过程中往往起到协同作用,引起混合感染、继发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化、严重化,故在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中同样不可忽视。同时,有关文献指出:寄生虫寄生于体表或鳃上,而其本身往往是带菌者,鱼体皮肤被寄生虫损伤后,细菌就会大量侵入体内,促使疾病暴发且较严重。故在鱼病防治中要注意检查和杀灭寄生虫。四、控制对策 近年来,由于水产动植物病害的日趋严重以及防病技术滞后,渔农为了挽回损失,或盲目用药,或加大用药浓度污染了水域环境,造成了水产动物的抗药性,降低了鱼产品的品质,这一切将会直接威胁人类的安全。在1993年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水产养殖病害会议上,与会知名专家提出了“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问题,把病害的控制与环境的改善紧密联系起来。为此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和有关文献,提出如下控制对策。1、控制病原微生物数量防止疾病发生(1)利用无污染的水源 水源是病原传播扩散的第一途径。养殖用水应充足、无污染。各养殖池应有相对独立的进、排水管道。水要经过消毒、净化后进入养殖池使用。(2)做好养殖池的清塘消毒工作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新池要经生石灰消毒后使用,老池则须清淤消毒,并尽量将清除淤泥运至远离养殖池处。(3)强化疾病监测 对各种疾病的病原、病因、流行区域、危害程度等情况应加深了解,以便及进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杜绝病原的传播,同时在引种和换水时注意疾病的检测,防止病原扩散。(4)建立病原隔离制度 鱼一旦发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病鱼应作消毒深埋或销毁处理。发病池的池水未经消毒不能排出,以免传染给池鱼。(5)做好定期消毒防疫工作2、优化和改良养殖环境 奠定生态防病基础(1)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是养殖环境的一种优化管理 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不仅能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而且可以保持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平衡,从而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与流行。(2)利用生物防治技术 控制细菌的大量繁殖[1]控制水体中细菌的繁殖。例如用多种光合细菌全池泼洒,光合细菌大量繁殖而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从而抑制池中致病菌的繁殖,大大减少发病机率。同时可以利用同种生物之间及不同类型生物间的复杂生态关系,达到生态防病目的。[2]控制体内细菌的繁殖。多项研究结果表明:鱼类消化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帮助消化食物、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可人为地将某些细菌群拌食投喂,使之在鱼肠道内安家落户并繁殖成为优势种,从而排斥致病菌繁殖,达到预防传染病目的。[3]合理用药 避免滥用药物 药物对防治病害有良好作用,但使用不当往往会污染环境,破坏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平衡,引起病原菌的抗药性。因此在鱼病防治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药物。[4]保持最佳生态环境 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是预防鱼病发生的基本前提。影响水体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水温、DO、pH值、COD、NH3-N、NO2--N、透明度等,因此要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使水质保持最佳状态。发挥水质因子与人工养殖协调作用,最大限度抑制病害发生与流行。3、科学饲养 提高机体抗病力[1]注意选用好饲料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鱼的生长,进而影响鱼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在饲料配方设计上,一方面尽量选择营养物质丰富、鱼类生物利用率高的饲料原料,如蛋白质含量高且鱼类必需的赖氨酸、蛋氨酸丰富的鱼粉、豆粕;另一方面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加工工艺。例如VC在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多,可超量添加或采用制粒后外加,也可采用稳定性较高的VC磷酯。[2]注意操作方法 实践证明:大量鱼病与操作不慎、鱼体损伤有关,造成细菌大量侵入,引起继发感染。因此,运输、放养、分塘操作等要加倍小心,严防鱼体受伤。[3]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鱼生活在水中极易受水体中多种因子(如水温变化、污染等)影响,引起应激反应,其免疫机能受到抑制而易受病原体的感染,因此应注意避免鱼类的应激刺激。处于应激状态的鱼类,为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平衡状态,此时需要免疫激活剂的协助。然而,如果对免疫防御机能正常的鱼体,投以免疫激活剂,反而有可能使鱼体正常的免疫机能受到抑制。所以,免疫激活剂的使用一定要根据环境、疾病流行规律、鱼体内外的微生物状况、对鱼体造成的应激性刺激程度等来决定,千万不要滥用免疫激活剂而破坏鱼体内正常的生理平衡。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