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教师呼吁消灭飞絮

这两天天气晴朗,每年都要光临的飞絮又开始在人们眼前转来转去。昨天,退休的生物教师陈润娇给本报写来一封信 :要彻底消灭这些讨厌的东西,必须从源头上下功夫。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些飞絮的源头就是雌性的杨树和柳树,而很多地方道路两旁种的基本上是这两种树。陈老师说 ,现在正是区别这两种树性别的最好时机,因为雌性杨树此时正吊挂着一串串绿色“小果”,这些小果爆裂后,杨絮就会飞出 来。雌柳也差不多,只是“果”要小许多。 陈润娇在海淀区当了三届政协委员。早在六年前,她就给海淀区写了关于解决杨絮和柳絮问题的提案。在提案中她建 议:趁杨、柳絮产生的季节,将雌性树作个记号,以便早日淘汰并补种雄性树或其他优良树种。但是,她今年发现在北太平庄 至积水潭桥之间、三里屯、北展路至四元桥等许多地方,雌性树仍占一多半。 市园林局高级工程师杨志华对这个问题作了解释。他说,由于杨树叶子大,树干高,树冠遮阴面大,是城市绿化中的 主要树种。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号称“北京大众毛白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种植,但正是因为种植面太广,在树种源 头引进时把关不严,不少机关单位、厂矿企业不可避免地种植了许多雌株。20年后,这批作为行道树的杨树已经成材,如果 砍掉换植其他树苗,树木有大有小很不美观。更重要的是,大树和小树的绿化效益要相差十倍甚至几十倍,所以砍掉大树也要 慎重行事。 现在政府正在有计划地更新这些雌性树,一方面结合道路改造,另外结合树木自然淘汰,逐年减少雌性树的数量。晨 报记者廖雁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