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230只狗一年花费50万她才是真正的爱狗如命百度相册里珍藏着每一只宠物的美好瞬间

常姐的日子总是这样起早贪黑。她每天早上六点就醒来,开始她的忙碌的一天。晚上十一点多,她才会疲惫地回到家中。这一路上,除了吃饭睡觉,她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和自己的狗狗们在一起。家务活儿已经不再是她的责任,因为这些事宜由她那位可靠的丈夫承担了。

过年的时候,当她的母亲打电话过来,让她回去团聚时,常姐坚定地拒绝了。她说:“工人都走了,狗不能没人管啊。”这句话背后,是对忠诚动物深深的情感依赖,也是一种对于人类责任担当的选择。

她是那种与人类关系复杂的人物。我们养它宠爱,它却可能因为我们的无常而被弃置或甚至遭受屠杀。在这个世界里,对于宠物的待遇充满不公平。但正因为有像常姐这样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爱与忠诚并存的美好。

当太阳即将升起之际,常姐便会从梦中醒来,一边快速吃完早餐,一边准备着前往救助站。那里的生活并不轻松,但对她来说,这已经成为了自我价值实现的一部分。一开门进院,那230只等待着她的眼睛就会同时亮起来,它们一下子从安静变成了狂吠,每只狗都在向她展示它们那忠诚的心意,无论是在跳跃还是摇尾巴、舔脸颊或者连瘫痪的小德牧也努力爬到栏杆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吐出舌头。

穿上白大褂后,她开始了一天繁重但又充满温暖工作——放狗遛弯、换水、铲屎喂食,在风中的犬毛纷飞中寻找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小生命。在这里,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只剩下不断地给予和收获。

关于常英姿,有很多故事要讲述。她今年48岁,是顺义区的一个居民。在八年前,当奥运会举办时,那里拆迁户遗留下的流浪狗群成群结队聚集在垃圾堆旁。当时的常姐只是偶尔过去喂食它们,但随着时间推移,她无法割舍那些小生命,便开始带回家洗澡,最终逐渐养成了十几只二十几只甚至更多。这场景让人们惊叹:为什么有人能以如此大的热情去关怀这些无家可归的小生命?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小生命越来越多,而她的居住环境也因此变得更加动荡。先后搬到密云半壁店李桥,每次似乎总有新的挑战出现,不仅拆迁问题,还有邻居反对的声音。不过,在四五年的奋斗之后,她终于在现在这个院子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八年前的那个家庭主妇曾经喜欢打扮自己,现在已然成为女汉子,以其坚韧不拔和勇敢面对一切为人称道。而且,即使妆容早已消失掉,头发颜色褪去了原来的栗色,而晒得金黄色的皮肤,以及肩负数十斤重量,将针扎进动物体内比专业兽医还熟练的手法,都无法掩盖这一切改变背后的真实情感——一种深沉的情感,是一种超乎世人的爱心,是一种不可言说的默契,这份默契连接着每一个灵魂,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眼神交流。

所以说,当母亲再次打电话叫回来的时候,比起家族间温馨的情谊,更重要的是那些依赖于你保护它们生存的小生命,他们没有声音,却拥有最纯粹最强烈的情感诉求。他们需要你的陪伴,你的心,就像他们那样永远忠诚,不问报酬,不计较代价,只想与你同行到底。这就是所谓“爱”吧?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