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鸣而知天下秋”,秋天里有一件赏心乐事可以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那就是斗蟋蟀!斗蟋蟀也是我们南通民间的一项传统赛事。这两天,许多蟋蟀饲养者凑到了一起,传统赛事又“开锣”了。 蟋蟀俗名叫蛐蛐,因为鸣声如织布机,在寂静的夜里响起,仿佛敦促妇女辛勤工作,所以又称促织。更有童谣唱道:“促织鸣,懒妇惊”,就是催促懒妇赶紧织布的意思。 蟋蟀本是最微贱不过的凡虫,却也有“一朝选在君王侧”的显赫经历。蟋蟀入宫最早大约在唐代,据说唐宫妃嫔,每到秋天,“竞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于枕函畔,夜听其声”。斗蟋蟀可是中国人的专利,特别到了清朝时期开始流行。 我市从前几年开始举办民间的斗蟋蟀大赛,今年是第九届赛事。斗蟋蟀可有讲究,所有参赛的虫子都要提前五天交蟋蟀协会统一公养,据说是为了避免一些饲养者在比赛前给蟋蟀喂养兴奋剂。而比赛这天,裁判员还要对虫子逐个称重,让同一级别的蟋蟀逐队厮杀。 据了解,南通蟋蟀协会目前已经有70多名会员,这些蟋蟀饲养者观赏奇虫趣事,陶冶修养情志。享受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