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堂在社会中咬死他的其实是两只老虎另一只却更加地可怕

在宁波动物园事件中,一个翻墙者不顾警示牌的规则意识早就被心中的那头老虎咬死。所以,咬死他的其实是两只老虎。据说,那只动物园里的老虎已被击毙。但那只潜伏在人们心中的老虎却仍然活着。

鸡年春节,却被一只老虎抢了风头。在宁波,有人新年逛动物园,为逃票,不顾警示牌翻墙,被老虎咬死。人们很惊异,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似在昨日,那场惨剧的教训血迹未干,类似的惨剧为何竟这么快就会重演? 其实,最应该问的问题是:它为什么不会重演? 答案是:它注定会重演!而且,这类惨剧还将在宁波之后,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方式,继续重演下去。至少在目前,我们还看不到它的终点在哪里。

因为,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性里,一直就潜伏着一头不守规则的老虎,并随时等待着一个触发的机会。当那一刻来临时,这头老虎就会跳出来,噬咬秩序,噬咬公德,噬咬良知,噬咙自己。如果在一张动物园门票和一条生命之间作出选择,没有人会蠢到选择前者。但只要心存侥幸,那张门票就会变成诱人的小便宜,而那点小便宜就足以触发心中的那头老虎,并让我们变得奋不顾身。

如果说小便宜会让我们奋不顾身,那么,大一点的便宜则绝对会让人们走向集体的疯狂。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那个翻过动物园墙的人,他不是怪兽,而是我们的影子。他并非行为异常者,他只是遵循了这个群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逻辑——寻找、利用、占有那些看似无害但实际上能够带来利益的小空子。

然而这种疯狂并不仅限于物质层面,它也体现在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中。在一些地方,小区停车区域或许成了争夺资源的小战场;朋友圈晒出的假期购物照片背后,或许隐藏着消费欲望与冲动购买的心理机制;甚至连婚姻这份神圣的事业,也可能因优惠政策而变得轻易可得,无需深思熟虑,就像是一场游戏中的胜利一样简单地结束。

这些例子表明,在我们的社会中,不守规则和追求私利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正如2013年的合肥天鹅湖南岸白鸽“放生”事件所展示的一般,当公共资源或话题引起共鸣时,即使是平时冷静客观的人们也难免沦为追逐眼前的好处而忽视了长远之计的情景发生。

因此,我们不能再把目光仅聚焦于外部环境中的“两只真正”的猛兽,而必须转向内省,看清自己的心里藏着哪些“另一只更加可怕”的自我。那才是在抗衡现代社会复杂多变挑战的一个关键所在。而这一切,都始于对自身规则意识最基本认知上的挑战——如何抵御那些试图从内部蚕食秩序的心魔?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