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池塘都适合进行巴西鲷的养殖,尤其是那些朝阳背风、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且排泄便利的池塘。理想的池塘面积在600到3000平方米之间,最大不超过6500平方米,水深1.2到1.8米最为适宜。在放入鱼种前,要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洁和肥水处理,并配备至少一台增氧机。
(1)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在4月末或5月初,当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是放入巴西鲷鱼种的最佳时间。每亩应放入1000至1200尾体长约15厘米,体重40至45克的大冬龄鱼。这批鱼要求体型均匀健壮。此外,还可以同时配养200尾左右的小花白鲢,以增加饵料生物多样性。如果是夏季生长期,可以将密度调整为1200至1400尾/亩,同时配养100尾小花白鲢。在下渔之前,都要对这些鱼用含有10毫克高锰酸钾每升溶液浸泡30分钟以上进行消毒。
(2) 日常管理与投喂
在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后,就开始投喂饵料。饵料中蛋白质含量应该保持25%至30%,全价颗粒饲料对于大部分情况都是满意的。具体投食量需要根据鱼类大小、水温以及摄食强度等因素来决定,一般来说,每天可供给3%至5%于每条鱼体重,每日分两次投喂,即上午8点半到9点半,以及下午5点半到6点半,其中下午时段占比更大。由于巴西鲷并不像其他一些物种那样活跃,所以投食时间可能需要稍微延长,为40至60分钟。此外,每隔20天就要检查一次魚體長及體重,以便及时调整补给策略。
(3) 鱼病防治与维护
尽管巴西鲷具有较强抗病能力,但仍然存在潜在风险,如操作损伤导致感染某些细菌或真菌。在成熟阶段目前尚未发现影响生长或致命性的疾病,但幼苗阶段则可能会遭遇车轮虫病,这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和生存率的问题。当出现此类问题时,可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全池剂以治疗。此外,在人工培育期间,也需注意预防如白皮病等常见疾病,而使用呋喃唑酮等药品通常效果显著。而为了预防各种疾病,我们还需定期向池中加入10ppm 生石灰,从而有效地提升整体环境质量并减少传播疾病之风险。一旦开始培育,将通过浸泡技术采用高锰酸钾或者呋喃唑酮消毒,或应用特定的药剂以预防潜在危险。此外,对于维持良好的营养水平,不妨尝试周期性地添加绿萍作为植物性来源,以促进系统平衡与改善水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