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

牡蛎又叫蚝、蛎黄、海蛎子,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从南到北沿海都有分布,约有20种左右。最常见的有体形较大的密鳞牡蛎、近江牡蛎、长牡蛎、大连湾牡蛎和体形较小的褶牡蛎等。它们是固着在海边岩石上生活的贝类,在退潮后常见。但是因为它们固着在岩石上不动,贝壳的颜色又跟岩石差不多,所以识别起来还是不容易的。 牡蛎有两个贝壳,但同贻贝的两个贝壳有很大不同。贻贝的两个贝壳左右对称,牡蛎因为是用左壳固着在岩石或其他外物上的,所以两个贝壳的大小、形状都不同:左壳稍大、稍凹,而右壳略小、略平。牡蛎贝壳的形状因种类而不同,或虽是同一种,由于固着的岩石的形状不同,也常常有很大差异。 牡蛎贝壳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约占全壳成分的94—99%,其他还有一些镁、铁等成分。它的结构与蚌类一样,由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构成。一般说来,它的珍珠层比蚌和珍珠贝的薄,但远不如它们的光泽。 牡蛎有韧带和闭壳肌,所以它的两个贝壳也可以象蚶一样的自由开合,不过它的韧带,生在贝壳背面的一个固定的韧带槽里。它的闭壳肌只有一个,位于身体的中部而略靠后面,因此被称为单柱类。这个闭壳肌很发达,相当于蚶子的后闭壳肌。 牡蛎的外套膜在腹椽是张开的,没有出入水孔或水管。在牡蛎张开贝壳活动时,水流从它的外套膜腹椽流入外套腔中,然后经过鳃,从后背缘流出体外,牡蛎便是靠这个水流进行呼吸和摄食的。 牡蛎都是固着生活的,一旦固着在岩石、木、铁、竹、瓦等海中物体上,便永远不能脱落。因此,它的成体除了贝壳开合的运动以外,就没有其他的活动了。它采取食物的方式,跟贻贝一样,是靠进入它身体里面的水流来获得硅藻和有机碎屑等营养的。 牡蛎有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两种类型,因此牡蛎的繁殖方法也有两个类型。雌雄同体的种类是幼生型,在它们的生殖腺中能够同时产生精子和卵,而且它的卵排到母体的外套腔中受精孵化,等变成幼虫以后才离开母体,密鳞牡蛎的繁殖方法就是属于达种类型的。雌雄异体的种类是卵生型,在它们的生殖腺中不能同时产生精子和卵,精子和卵都是排到海水中受精孵化的,近江牡蛎和褶牡蛎的繁殖方法就属于这种类型。 牡蛎产卵的数目很大,卵生型的更大。幼生型的一个雌体,在15分钟的时间内,能产出卵数十万粒。而卵生型的一个雌体,在同样时间内,就能产出数千万粒。这种繁殖方式保证了后代的繁荣。 牡蛎的产卵季节随着种类和地区略有不同。一般在夏季,约6—9月,南方较北方稍早些。到达个时候,牡蛎产出大量的卵和精子,受精后,受精卵便逐渐发育,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最后成成体。面盘幼虫后期,面盘退化,足生出,这时若遇到适当的境,就开始附着,成为成体,终生过固着式的生活。有趣的是,雌雄异体类型的牡蛎有性转变的情形,就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它可以转变雌雄性,如第一年是雄性,产生精子,但到第二年它可以转变为雌性,产生卵。 每年冬春是牡蛎收获季节,我国民间有“冬至到清明,蚝肉肥晶晶”的俗谚,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到次年清明的牡蛎肉最为肥美,是最好吃的时候。目前沿海许多地区采取了立体养殖法,常年基本上都有牡蛎肉供应,颇受人们欢迎。 牡蛎肉肥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据分析,干牡蛎肉含蛋白质高达45%-57%,脂脂7%。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钙含量接近牛奶的1倍,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是健肤美容和防治疾病的珍贵食物。 《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现代医学还认为牡蛎肉还具有降血压和滋阴养血等功能。 牡蛎肉由于味鲜美,营养全,兼能“细肌肤,美容颜”及降血压和滋阴养血、健身壮体等多种作用,因而被视为美味海珍和健美强身食物。在诸多的海洋珍品中,许多人唯独钟情于牡蛎。西方称其为“神赐魔食”,日本人则认其为“根之源”,还有“天上地下牡蛎独尊”的赞美诗句。古今中外不少名人雅土都与牡蛎结下不解之缘。 据资料记载,意大利的维多利亚

[1][2]下一页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