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鸽友向我反映,发现在种系相当不错的鸽子中,不少鸽子的飞翔成绩有所下降。据他们介绍已在他们的鸽群中按时做了鸽副粘液病毒疫苗免疫,清理了呼吸道,依次以毛滴虫、球虫、衣原体都作了预防给药。鸽子又能吃又能拉,就是飞 翔成绩不理想,鸽子飞起来不兴奋、易疲劳、鸽友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对鸽子品系、体形、遗传、训练虽不很精通,但从兽医角度考虑,并且通过对几位鸽友的鸽群做的健康检查,和对鸽子的粪便进行的显微镜观查来看,在鸽子的肠道中发现了大量的肠道寄生虫卵。针对这种状态,我建议鸽友在鸽群使用了驱线虫药,果然打下了不少蛔虫。驱虫后,鸽友们发现鸽子明显的爱飞翔了,羽毛也更加有光泽。我从中受到启发,接着又建议身边熟悉的鸽友在健康鸽群中进行预防性驱虫投药,结果发现在没有任何症状的鸽群中,居然30%以上的鸽子也有患有肠道寄生虫病。联想到我在日常解剖病鸽工作中诊断其他鸽病的同时,在鸽子肠道也曾发现过大量蛔虫、线虫体。可见鸽肠道寄生虫病已逐渐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看来为了提高鸽子的身体素质,预防各种不良疾病,定期驱虫已势在必行。下面我把鸽子常患的肠道寄生早病介绍给大家,并希望引起广大鸽友的重视。 一、鸽蛔虫病 这是最常见的鸽子肠道寄生虫病。它是由鸽蛔虫引起,鸽蛔虫属线虫纲蛔目,是鸽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虫体淡黄白色,粗条线状,长度在2-7厘米之间。成熟的雌虫体内充满虫体,虫卵椭圆,深杰色壳厚而光滑,对寒冷和化学清毒药抵抗力很强,但阳光照射1-2小时,沸水处理或堆积发酵均可死亡。鸽蛔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雌虫在小肠内产虫卵,虫卵随鸽子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有氧气和适当的温湿条件下,经10-12天发育成有感染能力的虫卵,鸽子吃到这种虫卵后,幼虫在腺胃和肌胃内脱壳而出,在肠道经四次蜕皮逐渐发育成为虫,寄生在小肠内,整个过程需要35-589天。鸽蛔虫寄生在肠道内,除了与宿主(鸽子)争夺大量的营养成分外,蛔虫还会分泌毒素进入血液影响消化功能。造成鸽子营养不良,飞翔能力下降。每1条成虫能产上千个虫卵,虫卵可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人的鞋底,喂鸽的用具、食料、保健砂、饮水,进入鸽子肠道,由此循环。 各种日龄的鸽子都可感染发病,病状的轻重与鸽感染蛔虫的数量有关。轻度感染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鸽子不兴奋,飞翔时间短,易疲劳,食欲尚好,但肌肉发育不良,喜欢啄羽毛和异物。重度感染时,鸽子体重下降,粘膜苍白,羽毛生长不良,有时粪便带有粘液甚至有血液和成虫。其中幼鸽对本病极易感染,主要症状是生长发育速度缓慢,体重减轻明显消瘦,常呆立不动,羽毛松乱,精神不振,严重感染的鸽子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粪便里偶见红色粘液,有的出现神经症状,歪脖扭头,间断性抽搐,最后逐渐衰竭死亡。 将病死鸽解剖,在将其肠道剪开时,可见肠道粘膜充血出血,肠壁增厚,甚至见到大量蛔虫。日常饲养的鸽子体内寄生虫的诊断主要靠实验室做粪便镜。 二、鸽毛细线虫病 鸽毛细线虫病由淡黄白色比头发还细小的毛细线虫引起的体内寄生虫病,发病也比较普遍。本病的病原是鸽毛细线虫,捻转毛细线虫,膨尾毛细线虫。在发育过程中,前两种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可直接发育,后者需要蚯蚓为中间宿主而间接发育,成虫在7-18毫米之间,属线虫纲,毛首目,毛首科,主要寄生在鸽子的食道、嗉囊或小肠的粘膜内。这种线虫虽然虫体很细小,但它可以大量并深深的钻入鸽子的肠壁内,导致肠粘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影响鸽子的健康状态。从而不能发挥正常的飞翔水平。 临床表现是:毛细线虫体少量寄生在信鸽体内时,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只是飞行成绩稍稍有所下降,但虫体过多时信鸽就会消瘦乏力,羽毛没有光泽,皮肤干燥,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腹泻是水便或脓血。幼鸽感染后生长速度明显缓慢,严重的可患贫血,极易虚脱甚至死亡。如果感染了捻转毛细线虫,因主要病变是在嗉囊,所以可见嗉囊膨大鼓起,严重的可压迫颈迷走神经,导致呼吸困难,运动失调,造成死亡。 剖检观察,由于毛细线虫在在肠壁或嗉囊粘膜内穿行,并分泌溶解组织的物质。因此可见粘膜严重有炎症和出血,壁增厚,积液较多,有的还形成假膜并有臭味。如果是用刀小心刮下粘膜放入有生理盐水的透明容器中,轻轻搅拌,底下衬有黑色背景,就可见到比头发还细与粘膜颜色相同的小虫体。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