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工厂化水产养殖采用现代工程技术和现代生物学知识相结合的手段,利用半自动或全自动化养殖系统,在小水体中高密度养殖水生动物。与传统养殖方式比较,该养殖方式具有技术先进、保护环境、适应市场、节水节能、高产优质等特点,已成为现代水产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科学的生产管理是保证养殖生物优质、高速生长的基础。而饲料管理对养殖生物的影响最大,是生产管理的核心,直接决定了生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速度。此外,饲料成本占水产养殖成本的50%左右,是决定生产效益的关键。饲料管理技术体系由饲料种类、投饲量、投饲频率以及投饲方法等内容构成,养殖生物的生长速度、饲料的利用率和水质状况是评价其优劣的标准,各种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获得最快的生长速度、最小的饲料浪费和稳定的代谢产物为目标。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适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科学饲料管理技术体系。2饲料种类不同养殖生物对饲料种类的要求差异很大。饲料的营养成分应满足生物快速生长的需要,同时又要避免营养过剩,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不能超过需求量。虽然生物可以利用过量的蛋白质,但是氨排泄量会大大增加,影响水质。不同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差别很大,一般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强于肉食性鱼类,未消化部分会导致排泄物的增加。饲料中如果含有可消化性差的配料,也会造成饲料的浪费和排泄物的增加,产生水质恶化、生物生长受限、诱发疾病等连锁反应。各种添加剂(如大蒜素、植物油、等)对提高饲料系数FCR(单位生物量的增加所需要的饲料投饲量)和生物生长速度效果不一,历来是研究热点,但专门针对工厂化养殖(尤其是循环流水水产养殖)饲料的研究却鲜见,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饲料的颗粒尺寸、密度、耐磨性、耐水性和颜色等物理特性也是选择饲料的关键,其因加工工艺不同而殊异。不同种类的养殖生物及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颗粒尺寸的要求不同。饲料颗粒在水中的沉浮取决于密度,漂浮性饲料有利于观察进食情况,便于管理,但是会造成养殖生物水面争食现象。个体较小的被不断排挤,从而导致个体大小差异增加;下沉性颗粒效果相反。采用机械投饲时,耐磨性差的饲料会产生很多生物无法摄食的粉粒,必须采用有效的筛子加以去除。虾等生物对饲料耐水性的要求很高,这是因为投喂的饲料往往需要停留几个小时才被食用。加热淀粉可以增加饲料颗粒的耐水性。此外,饲料的颜色会改变水的颜色,并影响鱼的健康。深颜色的水光线穿透量较少,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对一些生物的生长有利;但较清的水有利于管理者的肉眼观察。3投饲量每天的投饲量一般根据养殖生物体重的某一百分比(投饲率或日投饲率)来计算,与水产动物的种类、数量、大小、食欲、环境及饲料质量等有关。一般草食鱼类的摄食量高于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因此前者的投饲率高于后两者。随着生物的生长,也必须不断改变相应的投饲率。如Miller建议体重为20g、50g、100g、200g、300g、400g、500g的尼罗罗非鱼投饲率分别采用6%、5%、4%、3%、2%、1.5%和1%。发达国家一般根据预期的目标体重或者通过实际采样估计的平均体重,结合理论饲料系数加以计算。大多数颗粒饲料的饲料系数通常都采用1.5。由于投饲量过高或过低都会破坏生产计划,因此周期性的体重采样是确认实际生长速度的唯一方法,并可作为校正投饲量的依据。由于生物根据自身能量需要来调整其进食量,投饲量归根结底取决于饲料所能提供的能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可以从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但不能创造它和消灭它”,生物从饲料中吸收的能量(摄食能)应满足生长、呼吸、粪和尿的排泄等方面的需要。李永祺指出虾蟹类的摄食能与呼吸能、排泄能、排粪(异)能、蜕壳能和生长能之和存在收支平衡,而鱼类的生物能量学参数包括摄食率、排粪量(同化率)、排泄量、生长量和呼吸量。采用可消化性很高的配料制作的“高能量饲料”营养平衡可达到最佳状态,比普通饲料含有更高的脂肪,可以大大减少投饲量,从而使排泄物也显著减少,能从根本上减轻对生存环境和废水处理设备的压力。养殖生物的进食行为是判断投饲量过剩与否的有效依据。如果进食消极,那么说明投饲量过多,养殖生物还未处于饥饿状态或者是由于水质、疾病、压力等原因导致其食欲下降;反之,如果争食现象严重,则说明投饲量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