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暗访,只发现貌似中华鲟的鲟龙鱼 □本报记者 丁 玲 “园湖花鸟市场有中华鲟卖,20元一条。”昨日,一位市民向记者反映此事。 从中华路方向进入园湖花鸟市场,在楼梯右边一个没有招牌的水族摊,记者没有看到读者举报的中华鲟,于是询问老板:“这里还有没有中华鲟卖?”老板见到记者对鱼感兴趣,忍不住夸耀地说:“已经卖完了。每次拿回来的数量不多,价钱又便宜,20元一条,很受顾客欢迎。”记者故意问道:“是不是真的中华鲟?”老板很肯定地说:“当然是真的。野生的中华鲟是国家保护动物,谁敢卖啊?我卖的中华鲟是人工繁殖的。”当记者问老板何时还会再进货,老板表示要等到秋天以后,因为天气太热,从广州进货回来,中华鲟不容易存活。 在园湖花鸟市场的另外一个水族摊,记者看到有几条貌似中华鲟的鱼养在一个盆里,其中一条鱼长约15厘米,通体黑色,长着长约1厘米的尖喙,尾部及鳍稍带灰色条纹。老板向记者介绍,这些是鲟龙鱼。 随后,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中华鲟是国家特种保护动物,禁止私自养殖、繁殖和出售。对于少量用于销售的,也须经水产部门严格批准,而且限于繁殖第三代以后的中华鲟,私自经营属于违法行为。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现身市场在国内很少见。 相关链接 中华鲟是大型溯河性洄游鱼类,成鱼大者身长4米多,重0.5吨以上,为世界仅存鲟属鱼类之首,是我国水中的国宝,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经济价值很高,将其制成鱼子酱,其售价每公斤达5000美元,有“黑色黄金”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