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秋季节,气温高涨,日照时间长久,投饵量大增,但水质容易变得混浊不堪,水质调节成为了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以下是几项重要的养护技巧:
适时注入新水
适时注入新水是调节池中水质的重要手段。新加入的水带来了氧气和营养盐,如铁、锰、硅等,以及冲淡了池中的有机物质,有助于减少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在7月到9月这段旺盛生长期,每周需更换20-30厘米深的池面水。若池中的浮游生物组成失衡或出现缺氧泛滥,可先排放原有的部分池水,再加注新的清洁充满活力的新水。
适当追施化肥
适当增加化肥可以保持浮游植物数量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为它们提供足够食物,使其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改善整体环境。此外,在透明度较差且浮游植物较少的情况下,每亩每次可施以尿素250公斤、磷酸钙500公斤,每隔5-7天进行一次。如果使用有机肥料,则应确保其完全发酵后,以小量多次补给方式来避免过剩。
定期药剂处理
对于鱼群密集但无法频繁更换水的大型鱼塘,可以定期使用生石灰来调整环境条件,并减轻硫化氢等危害性气体对鱼类造成伤害。一开始每亩可用生石灰15公斤,将其均匀撒进整个池塘中,然后每20天再次进行同样的操作。此外,还可以利用光合细菌净化污染并增加溶解氧,这些微生物还能够作为滤食性鱼类的一种饵料,对于高产力的小规模培育尤为有效。
种植和管理植物
将一些如浮萍或葫芦这样的植物引入到鱼塘中,不仅能改善环境质量,而且为这些漂泊生活方式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同时也成为草食性捕食者(如鲈鱼)的优良食源之一。当选择移植这些植物时,可以先划出一个面积占比1/3的小区域,然后将所选植物移至其中(例如,对于每亩需要15-20公斤左右)。
搅拌底部与开启通风系统
通常情况下应当每隔15天左右搅动一次底部泥土,一般采取脚步或者特殊工具来完成此任务。但要注意避免在风暴或晴朗无风日执行此操作,以免导致不必要的问题。而机械增氧则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手段,其中叶轮式设备效果最佳,它们通过不断翻涌使得空气进入海洋表层,从而促进渔业生产和提高渔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