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渔业产业向多元化发展

本报讯 近年来,茂名市渔业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扩大。去年我市海洋产业总产值约92亿元,同比增长10.8%,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89.2亿元,水产品总量87.6万吨,总产值43.5亿元。同比增长明显,渔民收入大幅增加。 综合开发海洋资源效果显著 我市有海岸线220公里,4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区面积4130平方公里,鱼类和贝类近100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我市利用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业等四大产业,经济效益显著。2005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 83多亿元,增加值41.35亿元。目前,已开发的沿岸海滨旅游资源势头良好,第一滩、放鸡岛、虎头山等海滨景点景区10多个,发展了海水浴、海岛观光、探险、潜水、垂钓、沙滩运动、水上运动、风筝比赛、民族风情表演等一批旅游项目,2005年全市各滨海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游客200万人次,营业收入9亿元。同时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和海滨腹地资源大力发展海洋工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到2006年止,我市拥有各类码头泊位44个,年港口吞吐能力近2000万吨,营运收入超2亿元。电白盐场是我省运用海水制盐的最大盐场,现在年产盐量3.15万吨,产值1100多万元。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 2006年我市水产品总产量为87.6万吨,今年第一季度水产品总产量为22.05万吨。目前全市海洋捕捞量约18万吨/年,水产养殖面积70万亩,年产量56万吨,其中海水养殖面积31万亩,年产量35万吨。我市拥有众多海湾和浅海浅滩,沿岸海水水质清洁良好,目前已建成本地特色和优势的海水养殖生产基地,水东湾、博贺湾、东山渔港、鸡打港为鱼类养殖基地;旦场、龙头、电城、爵山为对虾养殖基地;龙山、电城、爵山、岭门为贝类养殖基地;水东湾、鸡打港为藻类养殖基地。全市有对虾种苗场100家,对虾种苗产量达128亿尾,成为全省最大虾苗生产基地;海水养殖对虾5.4万亩,产量1.2万吨;网箱2.8万个,产量8970吨;贝类增养面积20万亩,产量30万吨。藻类面积0.53万亩,产量1.2万吨,占全省1/3,居全省第一位;牡蛎产量18万吨,居全省第一。 目前,我市淡水养殖面积39万亩,产量21万吨。年产罗非鱼种苗6—8亿尾,除了供应本省外,茂名伟业、茂南三高的种苗还供应全国各地和出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信宜山区以函仔养殖的草鱼质好价高供不应求。 茂南、高州、化州交汇处连片养殖的罗非鱼优质量大,成为罗非鱼的主要养殖基地。目前,我市罗非鱼产量超过10万吨,占全省同类品种产量的1/3,大部分切片出口日本、欧美等地,经济效益显著。 发展流通加工业 推动渔业经济发展 水产品加工业是“十五”期间发展较快的产业,我市先后发展了海产品综合加工厂、海蜇加工厂、虾酱厂、琼脂厂、甲壳素厂、鱼粉加工厂、罗非鱼切片厂、对虾加工厂等,并开发了冷藏品、冷冻品、干制品、罐头制品等多元化系列品种。2006年我市水产品加工厂近200 家,产量20多万吨,其中冷冻水产品14万吨,干制品6334吨;腌熏制品23151吨;调味品1622吨;鱼粉32340吨;鱼糜制品7655吨,产值超20亿元。 我市实施“一条鱼、一条虾”工程,开发一个(罗非鱼、对虾)品种,形成一个产业,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用工业思维办渔业,促进渔业由传统大市向现代强市跨越。(李广尚) 《茂名日报·金版》(2007-05-15 第一版)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