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鱼苗 放流大海做研究

渔业永续发展协会廿一日上午在通霄镇白沙屯渔港,放流3万尾有标识的黑鲷鱼苗,进行存活率、成长率效果评估,作为今后人工鱼苗放流,增加沿海渔业资源的参考。 协会常务理事、台大渔业科学研究所博士李英周和监事张明添,昨天会同渔民利用上午涨潮鱼苗较方便活动时,在曳筏道放流鱼苗。 这些鱼苗有两种标识,一半是曾喂食可食用荧光色素两周,让色素留在体表硬组织内,捕捉后用荧光笔照射,会呈黄绿色;另一半用荧光色素喷在表皮上,以荧光笔照射呈鲜红色。 李英周说,放流的鱼苗约5cm大小,预计至年底会长至20、30cm。届时渔民若捕到黑鲷进港后,协会特约渔民李荣芳会主动用荧光笔辨认,做身长、体重和数量记录后,再还给捕获人。 他说,这项放流研究要持续在白沙港进行3次,主要在配合苗栗沿海有人工渔礁,白沙港又是发展一支钓的地方,最为适合做放流鱼类的生态研究。(转载自2005.07.22 中国时报 李碧勋/通霄报导)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