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饵的使用在生产上作用重大,是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具体生产实践中,使用药饵时,由于养殖者不懂得药饵使用技巧,往往使病鱼吃不到足够的药,使鱼的病情非但得不到缓解,还使病原菌(虫)产生耐药性,同时还浪费了药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介绍几种药饵防治鱼病的技巧。一、选择药饵技巧选择药物应把握“掌握药性、查准病因、对症下药”12字方针,坚持正确诊断,科学用药。1.掌握药性水产养殖上用于口服的药物种类很多,如呋喃类、碘胺类、土霉素及大蒜、韭菜等。在使用各种药物前,首先搞清楚各种药物的性能,药物有哪些疗效,哪些药物主要防治何种疾病,才能对症下药;其次,要具备选药常识,药物质量如何,有效期有多长,是否是正规厂家生产等等。2.找准病因鱼发病后要请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诊断病因,搞清楚鱼所患何种疾病,才能决定采用哪种治疗方法,是采用药饵治疗还是采取体外消毒。如肠炎病,必须用药饵内服治疗才行,而水霉病则用水体消毒或鱼体表杀菌即可,一般无需内治。二、配制药饵技巧找准病因,选好药物后,就是如何配制药饵的问题了。配制药饵要掌握以下技巧:1.巧选基础料基料就是鱼饲料,以其拌入药物即成药饵。作为基料,必须是鱼所喜爱的饵料,一般最适宜的基料是玉米、黄豆、小麦、花生粉、米糠、麸皮等浆糊状物。如草鱼可用新鲜嫩草,鲤鱼可用饼粕、糠麸等,青鱼可用鲜螺肉,鳗鲡可用鱼粉,鲶鱼类可用杂鱼、畜禽下脚料等。2.巧添诱食剂 鱼类对食盐和糖类的味觉比较敏感,为了激发鱼类摄食,可以在药饵中添加适量的诱食剂。一般将具有浓烈香味的中草药如八角、丁香、大蒜辅以部分食盐做成诱食剂,添加浓度以10%~20%为宜。3.巧用粘合剂宜选用粘性强的小麦粉、木茨粉、糯米粉等作粘合剂。粘合剂要占药饵饲料的40%~50%左右。粘合凝固药物的作用强弱直接影响药饵在水中成型时间的长短,药饵成型时间长,鱼类摄食时间延长,摄食量增大,对鱼病防治起到直接加强的作用;药饵成型时间短,鱼药在水中散失快,鱼类摄食时间短,摄食量少,减弱对鱼病防治的作用,即浪费鱼药,又贻误预防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通常制作药饵的粘合剂是面粉,价格不高,使用也方便。另外,制饵时,药物要均匀地拌进基料,让病鱼都能均衡地吃到饲料中的药物。4.中西药结合中药治疗鱼病药效时间久,副作用少,防治成本低;西药具有药效迅速,成本高的特点。实践证明,在有疗效的中草药中掺入某些西药,既能迅速提高疗效,又能降低成本。5.制药饵注意一是要求药饵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如稳定性不好,药饵入水后会很快散开,病鱼吃不到足够的药量;二是要针对不同鱼类生活习性分别制成浮性、沉性药饵,以便投喂。三、使用药饵技巧 在药饵使用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投喂”的原则,主要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为主在水中生活的鱼类,病情隐蔽,难于发现。一旦发现死鱼,损失很大, 鱼病治疗比较困难,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指导方针 。2.控制药量选准药物,要准确计算,在计算用药量时,一般应请专业技术人员正确 计算,用药饵量一般在投喂后30分钟~40分钟内吃完。如1小时还未吃完,则说明投饵量过 多,造成药饵浪费,而且还影响下一顿的吃食。因此,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内服药的规定范围 取药,一方面尽量准确估算出所需药物治疗的鱼的总重量。此外,尚需要把与病鱼食性相近 或相同的其他鱼的消耗量计算进去。3.讲求技巧投喂药饵的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鱼药的疗效。实践证明,在投喂 药饵前,先停止喂料1天,让鱼群饥饿。天气正常时在上午9时(有的是下午4时~5时)才将调 配好的药饵投喂,达到防治鱼病目的。在投药饵时,先投一些普通饵料,等到健康的鱼吃一 段时间后,再投药饵,这样体弱力薄或有病鱼也能抢食到药饵,达到节省成本、提高疗效的 目的。一般“内服”都要与“外消”相结合,防止诱发其他病症,这样既达到了治病目的, 又改善了水质。有条件的可排水投药,既可借排水排出些病毒,有增氧之效,又可使池水变 浅,缩小投药水面,使药饵率提高。为了让每条鱼都能吃上药饵,还可用网截开,让弱鱼、 浮头鱼和水底鱼都能均匀吃上药饵。另外,为了使鱼体中药物保持有效浓度,药饵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