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虫主要生物学特性

鸣虫,顾名思义,是指能鸣叫发声的一类昆虫。昆虫的鸣叫与鸟类或其他脊椎动物不同,不是由口腔通过声带振动产生声音,而是通过身体某器官的振动或器官之间的摩擦发声。膜翅目的蜂类,双翅目的蚊蝇类是由于飞行时翅膀的振动而嗡嗡作响;同翅目的蝉类是靠着生在腹部的鼓膜振动而发声;直翅目的鸣虫几乎全是借助器官之间的摩擦而发声;蝗虫类的鸣虫绝大多数是由后腿与前翅的摩擦而发声,蟋蟀类和螽斯类鸣虫是由前、后翅的相互摩擦发声,如蛐蛐和蝈蝈。由此可见,鸣虫的含义很广,种类也很杂。这里所涉及的鸣虫仅限于直翅目的蟋蟀类和螽斯类鸣虫,这也是在中国民间享有盛誉、有着悠久历史并延续至今的一大类常见鸣虫。蟋蟀类鸣虫发音齿位于右翅,刮板位于左翅。螽斯类鸣虫发音齿位于左前翅,刮板位于右前翅。 1.生活史 直翅类鸣虫,属渐。从卵孵化出来的若虫,经过数次蜕皮后,才完全具备成虫的形态与各种功能,如鸣叫、生殖等。幼虫龄期的多少和每一龄期的长短依种类不同而不同。螽斯类通常有6-10龄,蟋蟀类有7-13龄。即使同一种鸣虫,由于营养条件不同,龄期的多少和长短也略有差异。常见鸣虫为1年1代,成虫秋天产卵,以卵在土中或植物组织中越冬,若虫在来年春天出现。 2.活动方式 鸣虫的活动方式有昼行型与夜行型。昼行鸣虫以白天活动、鸣叫为主,民间俗称“阳虫”,如黄蛉、竹蛉等。夜行鸣虫以落日后或夜间活动、鸣叫为主,如斗蟋、油葫芦等,民间俗称“阴虫”。亦有昼夜兼行型的,即白天黑夜均活动、鸣叫的,如马蛉等。 3.食性 鸣虫的食性有植食性,如墨蛉、花蛉等;有肉食性或捕食性,如小纺织娘;不少种类为杂食性,即荤素均吃,如斗蟋、蝈蝈等;亦有腐食性的,如马蛉。 4.防卫术 直翅类昆虫一般都具有特殊的防卫招术。有伪装色或保护色,其体色常与背景色保持一致。不少种类都有绿色和褐色两种基本色型,如蝈蝈,就有青蝈蝈、铁皮蝈蝈、糙白蝈蝈等不同颜色。有拟态现象,在形态上常常模拟树叶、树枝、其他昆虫或石块等,如纺织娘的前翅很像树叶,有些螽斯的若虫很像蚂蚁、虎甲等,减少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机会。具有自残自卫机制,丢足保身是最常见的招术之一。在捕捉时如果仅捉住鸣虫的一条腿,这条腿往往自动脱落,鸣虫因此逃生。有些鸣虫有特殊的腺体,遇敌害时从口中或身体其他的关节处分泌绿色或褐色的液体,以吓唬敌人。 5.交配 雌、雄鸣虫交配时,雄虫除将含有精子的精囊插入雌虫体内外,还附加一个乳白色胶质状的精包。这是雄虫惠赠雌虫的营养滋补品,用以促进受精卵的成熟。在斗蟋和蝈蝈中很容易观察到这种现象,民间俗称“贴铃”。 6.产卵 鸣虫的卵有的产在植物茎秆或枝条内,如金钟,露螽等;有的产于泥土中,如斗蟋、马蛉等。卵多散产,不成卵块。雌虫产卵瓣弯曲或端部锯齿状的,一般适应在植物组织内产卵,产卵瓣较直的

[1][2]下一页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