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动物福利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披露了一项比较两种狂犬病防治方法的研究结果。研究显示,对流浪狗进行负责任的“绝育-防疫-放归”计划,大大减少了狂犬病的发病率。以印度的一个钦奈市为例,自从1996年引入这一计划以来,该市的狂犬病从每年120起降低到了每年5起。研究比较了该市狂犬病防治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到1995年,主要以犬只作为防治狂犬病的主要方法;第二阶段是从1996年到2005年, “绝育-防疫-放归”计划取代了野蛮的方式。结果发现,1996年后狂犬病的个案迅速减少,而且有更多的证据证明,绝育和防疫是控制流浪狗数量和狂犬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传染病专家Francette Dusan博士也支持这一观点,他表示,有效地控制狂犬病需要人和动物健康组织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努力。“在中国,目前这一点显然做的还不够,目前中国绝大多数控制狂犬病的努力仅仅是对犬只进行应急性的,”Dusan博士说。(引自2006年8月1日美联社的报道) 此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禁止人们养狗是不可能的,恰恰相反,伴侣动物作为社会的重要一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中国,狗作为社会中有价值的成员也因为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例如在没有孩子和独居老人的家庭中,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宠物狗作为伴侣和情感的慰籍。正因如此,中国饲养宠物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目前中国宠物狗所数量已经多达1.5亿,每9个人中就养有一只宠物狗(根新华社2005年1月14日报道)。 全世界许多研究,包括最近在中国进行的一项研究,都证明了伴侣动物的重要价值。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和伴侣动物信息研究中心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饲养宠物能让人的身心更加健康。 “人类与宠物之间的纽带是一种相互归属和相互忠诚的关系。当社会更多的关注这一纽带时,我们社会中至少某些人可以通过这一切实可行的方法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使整个社会受益。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对政府制订相关政策有所帮助。” ——郑日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也正是因为认识到狗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市政府的有关部门在2003年10月将养犬的注册费用从5,000元降低到了1,000元。调整费用之后,注册的犬只数量迅速增长到了41万只,全北京市的90%犬只已经注册,并注射了狂犬疫苗。 狗和其他伴侣动物不仅在情感上,而且也在经济上给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北京犬类协会的统计,北京市的宠物主人每年花在宠物上的费用高达5亿元人民币。专家预计,中国宠物食品和宠物用品的年销售额在2008年将超过60亿元,“宠物经济”的市场潜力将至少达到150亿元。 长远来看,接受狗作为我们社会中不可分割的一员还可以对控制和降低国民健康医疗费用有所帮助。澳大利亚墨尔本应用经济及社会研究所的Bruce Headey教授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亚和德国因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