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量恢复对提高赛鸽运动能力的影响

江门市翔鸽禽类运动保健品研究所 尹涤生 赛鸽在放飞训练或竞翔运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肌肉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它们在返巢之后,经过食物的补充及合理的休息,体内能源物质的储备达到或超过原来水平的恢复之后,在下一次更远距离的训练或竞翔运动过程中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能力,这就是超量恢复的特点。影响赛鸽运动后超量恢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受营养物质补充的影响,也受内脏器官功能的影响,更受超量恢复规律的制约。我们从超量恢复规律和能量供应特点以及内脏器官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性研究,充分认识到,掌握和运用超量恢复规律和影响超量恢复的因素,对于指导赛鸽运动的饲养管理、放飞训练、竞翔比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肌肉运动时能量供应特点 赛鸽的飞行运动是肌肉收缩运动的结果,了解肌肉收缩时能量供应特点是掌握超量恢复的基础。 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其来源是糖或脂肪的氧化分解。 肌肉活动时,肌肉中的三磷酸腺苷在酶的催化下,首先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ADP)和无机磷酸,同时释放出能量(每分子ATP分解为ADP可释放12千卡的热能)。它是肌肉收缩时唯一的直接能源。但是肌肉中三磷酸腺苷的储备量很少,所以必须边分解边再合成才能使肌肉活动得以持久。事实上,三磷酸腺苷一旦被分解就立刻从其他产物再合成。因为当肌肉中存在有二磷酸腺苷时,肌肉中的另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磷酸肌酸(CP)立刻分解为磷酸和肌酸,放出的能量(每分子CP分解为磷酸和肌酸时,可释放出12千卡的热能),供给二磷酸腺苷再合成为三磷酸腺苷。但肌肉中磷酸和肌酸的含量也很有限,也必须不断地再合成。磷酸肌酸再合成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糖的氧化分解。根据当时机体氧供应的情况,糖的氧化分解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当氧气供应充足时,来自糖(或脂肪)的有氧氧化;第二种,当氧供应不足时,即来自糖的无氧酵解,结果形成乳酸。乳酸最后在氧供应充足时,一部分又继续氧化,放出能量使其余部分再合成为肝糖元。 有氧氧化系指糖(或脂肪)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不,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供二磷酸腺苷再合成为三磷酸腺苷。 赛鸽在竞翔返巢的飞行运动过程中,以何种方式供能取决于需氧量与吸氧量的相互关系。当吸氧量能满足需氧量时,机体即以有氧氧化供能,当吸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时,其不中部分依靠无氧酵解。竞翔赛鸽飞行运动时的需氧量取决于运动强度,强度越大需氧量越大,无氧酵解供能的比例越大。例如,赛鸽在放飞训练或竞翔时,遇到顶风飞行运动,它们双翅振动的速度和幅度明显高于顺风时的飞行,虽然空中距离不远,但运动时的需氧量大于吸氧量。氧的充分供应是实现有氧氧化的先决条件,它们的吸氧能力越大,有氧氧化供能的水平也越高。许多研究证明,长时间的肌肉活动,机体的最大吸氧量与竞翔水平密切相关。赛鸽耐力水平不仅取决吸氧量绝对值大小,还取决于机体在剧烈的肌肉活动时能否持久充分利用最大吸氧的能力。 赛鸽体内糖元的储备也与有氧工作能力有关。它们在返巢的飞行运动中,随着肌肉糖元被消耗,肝糖元即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并进入到肌肉供给肌肉利用。有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在剧烈的肌肉运动开始后10-15分钟,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便已增加,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肌肉从血液中吸取葡萄糖的量增加。如果肝糖元的贮备不足,血液中的糖便可能降低而出现低血糖。低血糖首先将引起神经系统的机能发生障碍,使工作能力下降。赛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完全依靠体内储存的糖元进行肌肉活动是无法满足能量供应的需要,因此必须经过脂肪分解代谢来供给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脂肪的分解供能是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先在脂肪酶的催化水解成为脂肪酸和。其中在肝脏中氧化生成磷酸醛,然后进入糖代谢途径。在氧气供应充足时,可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大量能量。另外,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在脂肪酸氧化酶系的作用下,使脂肪酸逐步氧化断裂为二碳单位的乙酰辅酶A,再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大量能量。由此可见,通过脂肪的氧化,机体可以获得大量的ATP。以单位重量计,它比糖和蛋白质高约2.5倍,所以脂肪是储存能量最高的物质。体内的脂肪除一部分氧化供能外,大部分以脂的形式储存起来。 二、赛鸽竞翔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特点 从我国赛鸽运动的竞翔距离来看,一般分为五百公里级、七百公里级,一千公里级和一千五百公里以上级的竞翔。赛鸽即使在最短的五百公里级的竞翔运动过程中,完全依靠体内储存的糖元(如肌肉糖元和肝糖元)是它们无法满足长时间肌肉活动的能量需要。因此

[1][2][3][4]下一页

Similar Posts